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用细纱替代CaCO3
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后可直接进行染色
C.探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实验中,可用玉米幼苗的胚根替代胚芽鞘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直接滴入计数室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基因可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回复突变为A基因
B.有性生殖的生物,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染色体变异
D.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沙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分别是 、 。
(2)如果Ⅰ是人和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则X的名称是 。
(3)p经 方式形成Ⅳ,连接两个P的化学键的结构简式是 。Ⅳ具有多样性,从P分析原因是 。
(4)大分子Ⅰ、Ⅱ、Ⅲ、Ⅳ物质中,具有物种特异性的是 。该细胞基因的表达过程遵循“中心法则”,简写出表达过程: 。
(5)Ⅳ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从根本上是由 决定的。
(6)由小分子物质X、Y、Z、P形成大分子物质Ⅰ、Ⅱ、Ⅲ、Ⅳ的过程中,有一共同的生成物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沙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有机物检测的操作与结果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量取2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mL量筒而不用10mL量筒
②在还原糖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
③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摇匀后再滴加CuSO4溶液
④剩余的斐林试剂应立刻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9月调研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咳嗽的反射过程中,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突触小体,导致其中___________的释放神经递质,进而引起咳嗽反应。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
(2)已知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受体的离子通道既允许Na+通过,也允许K+通过。当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时,突触后膜两侧离子的移动情况主要是__________。
(3)受寒冷刺激时,下丘脑的__________中枢兴奋,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激素,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机体产热量,该过程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_________调节。
(4)为研究Ca2+对神经冲动的产生及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否必需,研究者将能迅速结合Ca2+的药物BAPTA(该药物不影响兴奋的产生和传递)注入突触小体内,同时用适宜强度的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若突触前膜电位无变化,而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9月调研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中含有血红蛋白、激素、抗体等信号分子
B.内环境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K+
C.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内部或外来酸、碱对机体pH的影响
D.葡萄糖在血浆中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能量,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9月调研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及遗传定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孟德尔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
B.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F1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让F1(Aa)连续自交三代后,形成的F4中杂合子占1/8
D.F1个体与隐性纯合子的测交实验最终证实了孟德尔遗传定律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9.4周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可能为9∶7、9∶6∶1或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可能是
A.1∶3、1∶2∶1或3∶1 B.3∶1、4∶1或1∶3
C.1∶2∶1、4∶1或3∶1 D.3∶1、3∶1或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东省高三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观察内容 |
A |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 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溶液 |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
B | 人口腔上皮细胞 | 甲基绿-吡罗红染液 |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C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解离液、0.3 g/mL蔗糖溶液、清水 | 质壁分离及复原 |
D | 洋葱根尖 | 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 |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
E | 菠菜叶 | 丙酮、层析液 | 滤纸条上的色素带 |
(1)A组实验中脂肪颗粒被染成___________,该实验必须借助______________来观察;B组实验细胞核被染成_____________色,细胞质被染成_____________。
(2)C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在做D组实验时,应选择图甲________(填编号)处细胞为材料。某同学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乙图所示图像,此视野中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多选)
A.视野选择不合适 B.取材时间不合适
C.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D.解离时间不够
(4)E组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