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图解:图中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②表示利用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受精卵中、③表示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④表示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⑤表示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解答 解:(1)③为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过程,该过程需要将胚胎培养到囊胚或桑椹胚阶段;同一个胚胎产生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要获得基因型相同的两头牛犊,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
(2)将prG(基因)导入浆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应进行多次专一抗体检测;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Ⅲ细胞必须具备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具有此类功能的细胞是由骨髓瘤细胞和浆细胞融合形成的,因此需要采用细胞融合技术.
(3)将转基因受体细胞培养成转基因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即先将棉花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经过再分化形成抗虫植株;由于植物根尖或茎尖几乎不含病毒,因此用根尖或茎尖(分生组织)处的组织进行培养可获得该种抗虫棉的无病毒植株.
(4)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即将抗虫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上构成重组Ti质粒.
故答案为:
(1)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 桑椹胚或囊胚 胚胎分割
(2)专一抗体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动物细胞融合
(3)愈伤 再分化 根尖或茎尖(分生组织)
(4)T-DNA 农杆菌转化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多做类似的图文转换的练习,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地固化到模式图中,既有利于识记,又有利于理解,同时将类似的知识点多加归纳,多加比较.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Ⅰ.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2n=16)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
②将洋葱分组同时转入质量分数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24h、36h、48h;秋水仙素处理停止后再转入清水中分别培养0h、12h、24h、36h。
③剪取根尖,用卡诺氏液处理8h,然后将根尖浸泡在15%盐酸溶液和95%酒精溶液中5~8min。
④步骤D_______。
⑤用苯酚品红染液进行染色。
⑥制片、镜检;计数、拍照。
实验结果: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如下表。
秋水仙素溶液处理 | 清水培养时间/h | ||||
质量分数/% | 时间/h | 0 | 12 | 24 | 36 |
0.01 | 24 | 10.71 | 13.68 | 14.19 | 14.46 |
36 | 9.94 | 11.99 | 13.59 | 13.62 | |
48 | 7.98 | 10.06 | 12.22 | 11.97 | |
0.1 | 24 | 7.74 | 9.09 | 11.07 | 10.86 |
36 | 6.12 | 7.87 | 9.98 | 9.81 | |
48 | 5.97 | 6.68 | 7.98 | 8.56 | |
请分析上述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步骤③中卡诺氏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根尖浸泡在15%盐酸溶液和95%酒精溶液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中”D”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实验可知,提高细胞分裂指数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Ⅱ.水稻性状中,抗瘟病(A)对易染瘟病(a)为显性,高秆(B)对矮秆(b)为显性。现用高秆抗病品种与矮秆易染病品种来培育可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新品种,①~⑥表示培育过程中可采用的手段和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中所示育种手段中,不能实现育种目标的是[ ] (在括号内填图中序号,横线上写文字)。
(2)能获得育种需要的表现型植株,但性状不能稳定遗传的是[ ] (在括号内填图中序号,横线上写文字),此育种方式最大的缺陷是 。
(3)①→②育种方式是 ,其依据的原理是 。
(4)④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型为Aa的植物自交,其雄配子与雌配子的数量一样多 | |
B. | 自然选择通过选择不同表现型的个体,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 |
C. | R型肺炎双球菌的基因位于拟核的染色体上,呈线性方式排列 | |
D. | 突变只可能改变基因的结构,不可能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基因大约在第10代产生,随后A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中逐渐被淘汰 | |
B. | 环境变黑有利于深体色个体生存,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新物种即将产生 | |
C. |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不断进化 | |
D. | 若第24代时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为:AA10%、Aa20%、aa70%,则下一代种群中a基因频率小于8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正常人血浆中有氨基酸、葡萄糖、抗体、胰岛素 | |
B. | 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 | |
C. | 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 |
D. | 淋巴管上皮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血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③⑤⑦ | D. | ④⑤⑥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二种 | B. | 四种 | C. | 六种 | D. | 八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