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下面遗传学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Ⅰ、该地区的人群中有一部分有青光眼,研究发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跟人的ABCA1基因突变有关,ABCA1基因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因,控制细胞膜上相关的蛋白的合成,该蛋白参与了多种物质的细胞内外的转运,具有维持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运转的功能,该基因如变异会导致细胞功能紊乱,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
Ⅱ、在鹰类中,有一种雕鸮, 雕鸮的体色(基因用A、a表示)、条纹的有无(基因用B、b表示)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已知绿色条纹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1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1∶1。当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时,其后代(F2)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
(1)材料Ⅰ说明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体性状的:
(2)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 (人群、家系)中调查,调查时要做到
(3)材料Ⅱ依据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其后代(F2)表现型及比例,请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 。
(4)F2 中A基因频率为 。
(5)F2中的绿色条纹个体相互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答案】(1)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人群 随机取样
(3)A基因(控制体色的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4)1/3(或33.3%)
(5)绿色条纹:黄色条纹=2:1
【解析】(1)ABCA1基因控制细胞膜上相关的蛋白的合成,该蛋白参与了多种物质的细胞内外的转运,具有维持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运转的功能,若ABCA1基因变异会导致物质的细胞内外转运障碍,导致细胞功能紊乱,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人群中调查,调查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减少误差。
(3)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其后代(F2)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说明F1的绿色无纹雕鸮的基因型是AaBb,而且绿色对黄色为显性、无纹对条纹为显性。正常情况下AaBb自由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9∶3∶3∶1,但是本例不是,因此可以推知,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个体死亡,推测其原因是A基因(控制体色的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4)F2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说明F2的相关基因型及比例如下AaBb:AaBB:aaBB:aaBb:Aabb:aabb=4:2:1:2:2:1,所以基因A的频率为(4+2+2)/[2×(4+2+1+2+2+1)]= 1/3(或33.3%)。
(5)F2中的绿色条纹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因A基因(控制体色的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则Aabb相互交配得到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条纹:黄色条纹=2:1。
异常情况 | 基因型说明 | 杂合子交配 异常分离比 |
显性纯合致死 | 1AA(致死) 2Aa、1aa | 2∶1 |
隐性纯合致死 | 1AA、2Aa、 1aa(致死) | 3∶0 |
伴X染色体遗传的隐性基因致雄配子死亡(XAXa×XaY) | 只出现雄 性个体 | 1∶1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囊泡是由单层膜所包括的膜性结构,它的形成一般包括出芽、锚定和融合等过程,大小从几十纳米到数百纳米不等,主要司职细胞内不同膜性细胞器之间的物质运输。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组织,细胞将陷入混乱状态。通过对“囊泡运输”的研究,科学家已经收获了4次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1)囊泡膜的结构骨架是 _____________,高等动物细胞中与囊泡结构类似的细胞器有 _____________。
(2)能“出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
(3)囊泡能特异性“锚定”细胞器与其表面具有的_____________有关,这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 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玫瑰精油气味芬芳,能使人神淸气爽,可当做药物和存料使用。某同学进行了玫瑰花药的组织培养和玫瑰精油的提取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外植体消毒一般采用70%的酒精和 溶液处理。但处理时既要考虑药剂的消毒效果,又要考虑 。
(2)外植体若是玫瑰的花药,诱导花粉植株能否成功及诱导成功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材枓的选择与 。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 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和 。
(3)玫瑰花药培养过程中,从消毐的花蕾剥离花药时,要尽量不损伤花药,否则接种后容易从受伤部位产生 ,同时还要彻底去除花丝,因为与花丝相连的花药不利于愈伤组织或 的形成。
(4)提取玫瑰粮油常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向收集到的乳浊液中加入 ,就会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再用分液漏斗将其分开。水中蒸馏的方法对橘皮等原料不适用,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的抗病(A)对易感病(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两株植物杂交,F1 中抗病矮茎出现的概率为3/8,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
(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 F1,F1 自交时,若含a 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 F2 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 F1 代相比,F2 代中,B 基因的基因频率_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 (填“是”或“否”)。
(3)由于受到某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株基因型为 Bb的高茎植株幼苗染色体加倍成为基因型为BBbb的四倍体植株, 假设该植株自交后代均能存活,高茎对矮茎为完全显性,则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让该四倍体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杂交得到的植株是否是一个新物种?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X 射线照射纯种高茎个体的花粉后,人工传粉至多株纯种矮茎个体的雌蕊柱头上,得 F1共1812 株,其中出现了一株矮茎个体。推测该矮茎个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①经X 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高茎基因(B )突变为矮茎基因(b );②X 射线照射导致少数花粉中染色体片段缺失,使高茎基因(B )丢失。为确定该矮茎个体产生的原因,科研小组做了下列杂交实验。(染色体片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请你根据实验过程,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F1 代矮茎植株与亲本中的纯种高茎植株杂交,得到种子;
第二步:种植上述种子,得F2 代植株,自交,得到种子;
第三步:种植F2 结的种子得F3 代植株,观察并统计F3 代植株茎的高度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F3 代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___________,说明F1 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花粉中高茎基因(B )突变为矮茎基因(b )的结果;
②若F3 代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___________,说明 F1 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B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MyoD是成肌细胞分化为骨骼肌细胞过程中的一种关键蛋白。将MyoD基因转入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成纤维细胞就能表现出骨骼肌细胞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Ca2+处理成纤维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
B.MyoD基因只存在于骨骼肌细胞中
C.骨骼肌细胞只表达MyoD的基因
D.MyoD基因在正常成纤维细胞中不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以 DNA作为遗传物质 B.都属于异养厌氧型生物
C.遗传信息都储存在拟核中 D.都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所示为五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促进作用,-: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种子发芽 | 顶端优势 | 果实生长 | 器官脱落 | 插条生根 | |
生长素 | + | + | - | + | |
赤霉素 | + | + | + | - | - |
细胞分裂素 | + | - | + | - | |
脱落酸 | - | + | |||
乙烯 | - | + |
A.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
B.在果实生长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C.表中结果说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D.解除植物顶端优势只采取去除顶芽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所示为五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促进作用 -: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种子发芽 | 顶端优势 | 果实生长 | 器官脱落 | 插条生根 | |
生长素 | + | + | - | + | |
赤霉素 | + | + | + | - | - |
细胞分裂素 | + | - | + | - | |
脱落酸 | - | + | |||
乙烯 | - | + |
A.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
B.在果实生长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C.表中结果说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D.解除植物顶端优势只能采取去除顶芽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黄芪是一种名贵中药材,有人进行了“蒙古黄芪的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方法是在MS附加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接种蒙古黄芪的叶片,然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得到以下实验数据:
激素(mg/l) | 接种外植体 块数 | 形成愈伤组织 块数 | 诱导率(%) | |
BA | NAA | |||
2.0 | 0.1 | 30 | 19 | 63.3 |
2.0 | 0.5 | 34 | 22 | 64.7 |
2.0 | 1.0 | 30 | 22 | 73.3 |
2.0 | 1.5 | 36 | 25 | 69.4 |
2.0 | 2.0 | 40 | 35 | 87.5 |
0.1 | 40 | 24 | 60 | |
0.5 | 38 | 20 | 52.6 | |
1.0 | 40 | 22 | 55 | |
2.0 | 40 | 26 | 65 | |
5.0 | 40 | 24 | 60 |
(1)植物组织培养中,有两个生理阶段,分别是 和 。
(2)上述实验表明,与单独使用BA相比,NAA和BA的配合使用,诱导率 ;其中,BA和NAA的浓度相同时,诱导率 。
(3)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MS培养基的主要特点是 。接种时,两者都要注意 操作。
(4)黄芪中含有黄芪甙、黄酮、多糖以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有效成分。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这些成分可以从 中提取。一些属于植物芳香油类的成分,常用的提取方法有 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