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回答以下问题
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他们鉴别出来。(注:淀粉酶是蛋白质,可将淀粉催化分解成麦芽糖)。
(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四种溶液平均分为2组,这种试剂是___________,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_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2)再用________________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显色组的两种溶液各取1ml,置于不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_____________溶液,充分振摇,静置半小时。向静置后的反应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即为________________溶液。
【答案】双缩脲试剂 稀蛋清、淀粉酶 葡萄糖、淀粉溶液 斐林试剂 淀粉 淀粉酶
【解析】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1)由于稀蛋清和淀粉酶溶液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而葡萄糖和淀粉属于糖类,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所以可以用双缩脲试剂将4种溶液分为两组。
(2)由于葡萄糖是还原性糖,而淀粉是非还原性糖,所以用斐林试剂可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显色组的两种溶液各取少许,置于不同的试管中,分别滴加1ml淀粉溶液,充分振摇,静置半小时。由于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属于还原糖,所以向静置后的反应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即为淀粉酶溶液。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N是生物体内构成蛋白质所必需的元素
B.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都含有C、H、O元素
C. 原核细胞的染色体由RNA和蛋白质构成
D. 所有的生物都含有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大众科学》月刊网站2014年1月31日报道,一组中国研究人员发现约有1 300种微生物和其他物质飘浮在北京的雾霾中,如:①肺炎双球菌, ②H7N9, ③沙眼衣原体, ④酵母菌, ⑤蒲公英的种子,其中属于最基本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有多少种( )
A. 1B. 2C. 3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
②生物体内许多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
③Mg2+是叶绿素、血红蛋白等分子的组成成分
④无机盐有维持细胞内酸碱平衡的作用
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关系不大
⑥缺碘会引起儿童佝偻病
A.①④⑤B.①④⑤⑥C.③⑤⑥D.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经科学家不断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具有相对独立性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血浆蛋白渗透压小于血浆无机盐渗透压
B. 血浆pH近中性与Na+、C1-的含量高有关
C. 人体体温维持39℃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 健康人内环境中的含糖量与细胞内的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运输功能的蛋白质均存在于细胞膜上
B.无机物在细胞中含量非常少但不可或缺
C.细胞吸收的N可作为合成核酸、蛋白质和某些脂质的原料
D.斐林试剂可以用来检测糖类,双缩脲试剂可以用来检测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 61 个 B. 一种氨基酸可有多种对应的密码子
C. 同种密码子在人和猴子细胞中决定同种氨基酸 D. CTA 可能是一种密码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洗衣粉中添加的酶通常是由微生物发酵生产而来
B. 洗衣粉中的蛋白酶通常会将添加的其他酶迅速分解
C. 在50℃热水中用加酶洗衣粉洗衣时,其中的酶会迅速失活
D. 加酶洗衣粉受潮后重新晾干保存,不会影响其中酶的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