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如图为某家庭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III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X、Y或常)染色体上,属于隐(显性或隐性)遗传病;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X、Y或常)染色体上,属于隐(显性或隐性)遗传病.
(2)II2的基因型为AaXBXb,III3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3)III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frac{2}{3}$.
(4)若IV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且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乙病的概率是$\frac{1}{4}$.
(5)若人群中有一个父亲患甲病但本人健康的女性与一个健康男性结婚,人群中甲病发病率为万分之一.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frac{1}{202}$.(用分数表示)

分析 分析系谱图:Ⅱ1和Ⅱ2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儿子(Ⅲ2),说明甲病是隐性遗传病,但Ⅰ1的儿子正常,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3和Ⅲ4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患乙病的孩子,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但Ⅲ4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说明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据Ⅲ2患甲病,可推知Ⅱ2的基因型为Aa,据Ⅳ2或Ⅳ3患乙病→Ⅲ2的基因型为XBXb,可进一步推知Ⅱ2的基因型为XBXb,因此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据Ⅲ2患甲病→Ⅱ1、Ⅱ2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可推知Ⅲ3的基因型为AA或Aa,据Ⅳ2或Ⅳ3患乙病→Ⅲ2的基因型为XBXb,因此Ⅲ3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3)对于甲病而言,据Ⅲ1患甲病aa,则Ⅱ1和Ⅱ2的基因型均为Aa,Ⅲ1的基因型为$\frac{1}{3}$AA、$\frac{2}{3}$Aa;对于乙病而言,Ⅲ1正常,基因型为XBY,故Ⅲ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frac{2}{3}$.
(4)从患乙病角度分析,Ⅲ3的基因型为XBXb,Ⅲ4的基因型为XBY,可推知Ⅳ1的基因型及概率为$\frac{1}{2}$XBXB、$\frac{1}{2}$XBXb,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XBY,可推知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乙病的概率是$\frac{1}{4}$.
(5)根据题意可知该健康女性的基因型为Aa.甲病发病率为万分之一,则aa=$\frac{1}{10000}$,推出a=$\frac{1}{100}$,A=$\frac{99}{100}$,则该健康男子是杂合子的概率为$\frac{2}{101}$,因此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frac{2}{101}$×$\frac{1}{4}$=$\frac{1}{202}$.
故答案为:
(1)常  隐  X  隐  
(2)AaXBXb   AaXBXb或AAXBXb
(3)$\frac{2}{3}$
(4)$\frac{1}{4}$
(5)$\frac{1}{202}$

点评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和题干信息准确判断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熟练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研究发现,果蝇X染色体上的一个16A区段,可影响果蝇眼睛的形状.雌果蝇16A区段与眼形的关系见下表,请分析回答:
16A区段小眼数眼形基因组成
779正常眼XBXB
356棒眼XBBXB
68棒眼(更明显)XBBXBB
注:1.表示16A区段.2.果蝇眼睛为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
(1)从表中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果蝇的眼形变异属于重复(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变异).雌果蝇16A区段与眼形的关系为16A区段重复越多,棒眼越明显.
(2)雄性棒眼果蝇的基因组成为XBBY.若想根据果蝇眼形就能判断出子代性别,应选用表现型为正常眼雌果蝇和棒眼雄果蝇做亲本.
(3)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dBBXB,其基因组成及位置如图3所示.
已知d在纯合(XdBBXdBB、XdBBY)时能使胚胎致死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请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棒眼雌果蝇(XdB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及性别为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其中雄果蝇占$\frac{1}{3}$.
②将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用X射线处理后,性状没有发生改变.为检验其X染色体上是否出现新的隐性致死基因p,用棒眼雌果蝇(XdBBXB)与之杂交得到的F1代有3种表现型,从中选取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2代,可以从F2中的性别推断是否产生了新的致死基因.
若F2全为雌性则说明发生了新的隐性致死突变.
若F2有雌有雄则说明未发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检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和细胞质中各种细胞器
B.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放射性
D.用人的胰高血糖素基因制成DNA探针,检测人胰岛B细胞中的mRNA,可形成杂交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为植物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图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B.图中c指细胞膜,f指细胞器
C.图中d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D.图中h释放的CO2可以被g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并非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B.M期时间越长的细胞越适合作为有丝分裂观察的对象
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G1期和G2期合成的蛋白质功能是有差异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已知体内某一大分子物质的分子式是C3032H4816OxN780S8Fe8,由此作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最可能是蛋白质,组成这个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最大数目是779个或(x-2)个
B.如果该物质是蛋白质的话,且x≥800,则编码形成该蛋白质的核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用下列式子计算而来:780×3×核苷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C.以上物质含有Fe元素可以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将以上分子置于没有水分的环境中,其空间结构可能发生改变,并可能不再表现特定生理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下列变化过程一定会发生的是(  )
①染色体的复制②DNA含量的变化③核仁核膜的消失和重建④纺锤体的形成⑤细胞质的分裂⑥着丝点的分裂.
A.②⑤B.①④⑥C.②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1)在哺乳动物的核移植实验中,一般通过电脉冲(物理方法)将受体细胞激活,使其进行细胞分裂和发育,当胚胎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时,将胚胎移入受体(代孕)动物体内.
(2)一般情况下,体外扩增目的基因常用的方法是PCR技术.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将接触抑制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胰(胶原)蛋白酶处理.
(3)获取干扰素的传统方法是从人的白细胞中提取,但产量很低.科学家利用DNA连接酶将干扰素基因与牛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即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等调控组件连接在一起,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重组DNA导入牛的受精卵细胞中,经胚胎早期培养一段时间后移植入母体内发育成熟,即可获得能产生干扰素的转基因牛,大大提高了干扰素的产量.
(4)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新疆校级期末)用蔗糖淹渍萝卜条,能使萝卜条变甜,这是因为( )

A.蔗糖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

B.蔗糖分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C.蔗糖分子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D.细胞脱水死亡,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