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酶能分解其他蛋白质类的酶,但洗衣粉中,蛋白酶并没有将其他几种酶分解掉,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蛋白酶处于抑制状态
B.其他几类酶不是蛋白质类
C.蛋白酶具有识别作用,不分解作为酶作用的蛋白质
D.缺少水环境或各种酶在添加前已作了保护性修饰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陕西西安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8分)现有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种子,下图是利用它们进行育种的常见几种方法:
①最传统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包括序号____,得到aaBB这样的种子至少需要____年。
②能缩短育种年限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过程包括序号________ 得到aaBB这样的种子至少需要____年
③诱变育种序号是_____多倍体育种序号是_______
(2)(5分)将基因型为AABB的西瓜种子送入太空育种,返回地面后种植,产生了AB和Ab两种花粉.研究人员想利用Ab花粉培育出新品种无籽西瓜.右图是育种方案,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利用上述育种方法,从AABB的西瓜种子开始到得到新品种无籽西瓜
①至少需要培育____年。
②第一年得到
③第二年得到
④第三年得到
⑤需要第四年吗?如果需要,第四年怎么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第一单元1.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9?汕头二模)如图表示某种细菌(野生型)细胞内发生的从X→Y的物质转化反应,此过程的代谢产物均是细菌生活所必需的,E1﹣E4分别表示四种酶.野生菌的物质X来自于环境.该种细菌的突变型I﹣IV分别缺乏酶E1﹣E4,分别配制的培养这些细菌的培养基不合理的是( )
A.野生型细菌的培养基需含有物质X
B.突变型I需要添加物质A,培养基无需含有X
C.突变型II需要添加物质B,培养基需含有X
D.突变型III仅需添加物质C,突变型IV仅需添加物质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一6.2 DNA片段的扩增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PCR仪实质上是一台自动调控温度的仪器,它调控不同温度的目的是 ( )。
①95 ℃,使DNA分子变性,失去生物活性 ②95 ℃,使DNA分子变性,解开螺旋 ③55 ℃,使DNA分子开始复制、延伸 ④55 ℃,使DNA分子恢复双螺旋结构,恢复活性 ⑤72 ℃,使DNA分子开始复制、延伸 ⑥72 ℃,使DNA分子恢复双螺旋结构,恢复活性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一5.2 植物种苗脱毒技术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愈伤组织被真菌严重污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4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外其他均相同。下列各图表示实验结果,据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多选)( )。
A.污染主要不是培养基灭菌时间短造成的
B.污染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所用的离体组织
C.调节培养基pH不能解决污染问题
D.调节培养温度不能解决污染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一3.2 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下列A、B、C图依次表示果胶酶浓度一定时,果胶酶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pH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中,B点所对应的温度称为________。如果你根据实验数据转换成的曲线图无法判断果胶酶的最适温度,你将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
(3)图B中,曲线AB段表明________,BC段表明________。
(4)将装有果胶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 ℃和90 ℃水浴锅中,20 min后取出,转入40 ℃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的反应:甲试管________,乙试管________。
(5)图C表示了果胶酶浓度、反应物浓度、温度等一定时,果胶酶催化反应的速率随pH变化的曲线,实验时可根据________来判定果胶酶的最适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一3.1 酶的制备及活力测定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为了研究酶的有关特性,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并编号为A、B,各注入2 mL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再向A管滴入2滴质量分数为3.5%FeCl3溶液,向B管滴入2滴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堵住管口,轻轻振荡;用带火星的卫生香检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1)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两支试管的现象均不明显,从实验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的分解,产生的[O]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氢酶,设计了如下实验。
参照上面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3号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2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2号试管未产生颜色反应,则出现橙红色沉淀的是第________号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推荐】2015届浙江省富阳市高三上第二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马尾松林。这片马尾松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植物群落”。下列对该植物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改变
C.该植物群落是顶极群落
D.决定该群落的气候条件是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中图版高中生物高二选修一2.2 食品安全的评估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5分)泡菜是人们广泛喜爱的一种菜肴。但在腌制过程中,由于一些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胺类结合成亚硝胺后具有致癌作用。某校自然科学课外研究小组为探究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及其高峰出现的时期。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1、2、3三只容积相同的泡菜坛,分别加入等量的新鲜蔬菜;②再在坛中加满经煮沸后冷却的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③封坛前分别测量各坛中溶液的亚硝酸盐含量;④封坛,并置于15~20 ℃环境中;⑤以后每隔4 d测量一次,直至泡菜能够食用为止,周期约为16 d。所得数据如下表所列:
|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项研究中,要同时取同样处理的3只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3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举出一种即可)。
(3)仔细分析上述主要研究步骤,发现该项研究中缺乏对照组,对照组主要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在下图中以坐标曲线表示上述实验结果,并根据曲线得出合理结论。
根据曲线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