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图图1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结构放大后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字母标号,      上填写文字)。

1.图1中表示效应器的结构是[     ]。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1中的[    ] ________。
2.如果手指不小心碰到针尖,会立即缩回,但是当医生用针刺手指皮肤取血化验时,手指可以不缩回。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刺手指皮肤时,人会感到疼痛,写出人体接受针刺产生痛觉的程                               
3.当神经冲动传导到A结构时,图2中结构1以_____方式将[ 3 ]___________释放到突触间隙里,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转变为__________与受体结合的物质[3]正常情况下被酶催化分解而失去活性,如果用某种药物破坏该酶的活性,则突触后神经元将___________。
4.一般情况下,小狗看到灯光不会分泌唾液,但是经过一定的训练,小狗看到灯光也会分泌唾液,即形成了条件反射。训练过程即为强化,强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用同种电流计测神经细胞膜上不同部位的电位情况,当刺激图3的a点时,指针瞬间偏转方向如下图所示;如果刺激图4的c点时,其指针的瞬间偏转方向是______________

1.C    E灰质
2.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控制   感受器(手)→传入神经→大脑皮层
3.胞吐   神经递质   动作电位   持续兴奋
4.使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相结合,用前者强化后者(驱使力对具有一定诱因的刺激物发生反应后的效果)
5.左

解析试题分析:
1.由于神经节位于传入神经上,故B是感受器,C是效应器;排尿反射的中枢是脊髓(灰质部分),为图中的E。
2.当医生用针刺手指皮肤取血化验时,手指可以不缩回,因为缩手反射的中枢在脊髓,说明了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控制;因为痛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故针刺后产生痛觉的过程为感受器(手)→传入神经→大脑皮层。
3.神经冲动传到突触部位时,突触前膜会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中,释放的方式是胞吐;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使突触后膜的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但催化递质分解的酶活性被破坏后,递质不能被分解,一直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后膜持续兴奋。
4.强化的概念是:使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相结合,用前者强化后者。
5.由于图3中电流计的两个电极放置在膜外,当刺激a点时,a处膜外变为负电位,指针向左偏转,说明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图4中电流计的两个电极一个放置在膜外,一个放置在膜内,当刺激c点时,电位变为动作电位:外负内正,故指针应向左偏转。
考点:本题考查反射弧、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兴奋的传导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 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____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填“C”、“N”或“O”)。
(3)实验第11 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DMS(二甲基硫醚)是一种对气候有明显影响的气体。下图是DMS在海洋中生成的主要过程,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圆石藻属于            。圆石藻、浮游动物、海洋
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            。科学家正通过研究圆石藻残骸在海底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探索海洋气候变化的线索,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图中浮游动物所同化的能量除经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还将流向      。中间产物X浓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它能作为一种化学信息使浮游动物对圆石藻的捕食明显减少。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                 
(3)海洋中存在含酶A量较多和较少的两类圆石藻。由图中信息推断,浮游动物偏好摄食哪类圆石藻?              。当圆石藻大量繁殖会诱发病毒侵染其细胞,从而使其数量下降,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可通过           调节机制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
(4)研究发现,海洋中许多生物能促进DMS氧化分解,最终产生SO42-,从而加快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的多方位的科学探索工作。其研究内容包括:蛋白质结构、蛋白质分布、蛋白质功能、蛋白质修饰、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与疾病的关联性。若下图为人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Y代表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请据图回答:
X与Y结合
(1)过程①中Y代表的物质是                                                                        
(2)过程②中Y代表的物质是                ,X代表的物质是                 。产生Y物质的细胞及在细胞内合成的场所分别是_                                                          
(3)过程③中Y代表的物质是                              ,在人体内的作用是                                
(4)分解蛋白质的蛋白酶,其本质也是蛋白质,在人体内,蛋白酶存在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鱼类体表色素细胞内色素颗粒的运动能够引起鱼类体色的改变,研究中通常采用不同的色素细胞指数等级来表示色素颗粒扩散的程度。
(1)当光照条件发生变化时,鱼类的眼和松果体作为    接受这一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    ,经分析综合最终到达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当兴奋到达肾上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表颜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     ,使体表颜色加深。由此可以看出:鱼的体色受    的调节。
(2)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1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显微镜、载玻片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入三个玻璃缸中置于背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ml肾上腺素,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    处,约2小时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深到浅依次是    
第四步:再取另一条鲫鱼,用其体表同一部位的鳞片制成多个    ,分别用适宜浓度的上述物质进行处理,10分钟后显微镜下观察鳞片内色素细胞中色素颗粒运动的情况,记录各组鳞片的    ,从而定量分析相关物质对鱼体色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葡萄生长需要强光照、适宜温度,春季大棚中的弱光、低温条件影响其生长。科研人员在不同低温条件下研究葡萄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为葡萄的大棚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挑选长势相同、具有5~6片真叶的某种葡萄幼苗平均分成三组,分别在常温25℃、低温15℃及5℃的环境中培养8天,然后恢复常温培养4天。
②在培养的0、2、4、6、8天和恢复常温培养的第2(R2)天、第4(R4)天,进行各项生理指标测定。
③记录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 研究中测定的内容是                  
(2)在低温条件下,植物体内可产生大量的活力氧,活性氧的累积可引发膜脂过氧化,造成细胞膜系统的损伤,膜脂过氧化的产物之一是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最重要的清除活性氧的酶之一,对保护膜系统具有重要作用。膜脂的主要成分是                 
(3)综合图l、图2所示结果:15℃的低温处理,对葡萄幼苗造成的伤害是____(可逆、不可逆)的,判断的依据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乙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顺序已打乱),请回答:


(1)甲图中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________段。
(2)乙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其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图________,消失于图______。
(3)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甲图中的2N=________。
(4)乙图中染色体数与其他各图不同的是图________,此时有DNA分子________个,染色单体________条。
(5)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是乙图中的____时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之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图甲是采用黑白瓶法测定某池塘夏季各深度持续光照下每小时的平均氧浓度变化曲线,纵轴表示水池深度,横轴表示瓶中O2的变化量(g/m2);图乙是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制作的“水绵升降伞”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深3 m时,白瓶产生ATP的结构有                     。若将植物从2 m处移到3 m处时,C3的含量将          
(2)光照适宜时,水深2 m处每平方米的生产者一小时制造的O2约为          g。
(3)图乙装置中,两个“水绵升降伞”完全相同,开始时都置于贴近水底位置,但是离光源距离不同,实验一段时间后如图乙所示,主要是受          的影响不同;当外界条件适宜,而“水绵升降伞”没有明显上浮的迹象,此时限制上浮的内部因素是              (至少两个)。
(4)图乙中如果用此装置来检测不同的污染水体对水绵光合作用的影响,则实验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能否认为光合作用越强,水体受污染的程度越小?请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请据图作答:

(1)上图中,反应过程①的场所是________,B是________。
(2)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__。
(3)叶肉细胞①~⑤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且可以用于主动运输过程中的是______________。
(4)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________受阻。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反应过程________受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