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精原细胞在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则该过程发生了(  )
A、基因突变、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未分离
B、交叉互换、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未分离
C、基因突变、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专题:
分析:减数分裂的特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裂,因此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并且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位于两条染色单体上的相同基因发生分离.
解答: 解: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精原细胞在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如图的次级精母细胞,左图中前两个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是A和a,而右图中相应基因都为a,所以左图中前两个染色体上的A和a不是交叉互换导致的,只能是基因突变形成,右图中能明显看出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未分离.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要求,考查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异常分离导致产生异常配子的情况,要求考生能熟记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识记同源染色体在减一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在减二分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是一个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系谱.致病基因(a)是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一个碱基对替换而形成的.
(1)Ⅱ2的基因型是
 

(2)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为q.如果 II2与一个正常男性随即婚配,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
 
.如果第一个孩子是患者,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
 

(3)研究表明,世界上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杂合子(Aa)的频率存在着明显差异.请简要解释这种现象.①
 
 

(4)B和b是一对等位基因,为了研究A、a与B、b的位置关系,遗传学家对若干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个体婚配的众多后代的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后代的基因型只有AaBB和AABb两种,据此可以判断这两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假设在水稻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水稻、杂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细菌和真菌等.如图是该水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

回答有关生态学的问题:
(1)模型中的“能量输入的总量”是
 
,营养级包括
 
个.其中“能量储存”最多的营养级是
 

(2)“能量散失”主要指各营养级通过
 
 作用散失的.
(3)如图是分析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储存”部分的传递过程,其传递方向有两个,请在下图中补充完整.
(4)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由巴西引入我国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某些原因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这是由于
 
造成的.
(5)若祸寿螺侵入水稻生态系统,会疯狂吞噬水稻等水生作物,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下降.
(6)科研人员做了在水稻田放养中华鳖实验,以研究用中华鳖防止水稻田中福寿螺数量的大量增长效果.具体过程和结果如下:
①取两块大小、环境相同以及水稻长势相同的水稻田,分别标记A、B.其中A块水稻田放养中华鳖,B块不作处理.
②一段时闻后,采用
 
方法,调查水稻田中福寿螺卵块(内含受精卵)的数量,以代表福寿螺的数量.
③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④据图分析
 
 时间段福寿螺种群密度下降最明显.从种群特征上分析,7~8月A块稻田中福寿螺的年龄组成依次为
 

(7)鳖和水稻生活在一起,鳖可以吃掉稻叶上的草籽、害虫等,对水稻来说不需要除革、施肥和用药.由此推测,鳖处于
 
营养级,从生态学原理上分析,这种做法的优点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向如图装置的锥形瓶a中加入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不能判定酵母菌何时进行了无氧呼吸
B、
如图装置中的脱脂棉可用清水或酒精浸湿,用于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
C、
如图的培养皿中需加入95%的酒精,用以漂洗解离后的洋葱根尖
D、
如图为花生种子中脂肪的鉴定步骤,其目的是洗去浮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基因、性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和性状呈线性关系,即一个性状由一个基因决定
B、基因突变都能够导致相应蛋白质的改变
C、有些可遗传的变异性状并非基因突变造成
D、有时基因可以不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直接控制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l表示已知的染色体,图2表示该染色体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几种变异.上面的字母表示有关的基因.其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用血球计数板测得某培养基中肿瘤细胞密度为 6000个/ml,经过6小时后,将培养液稀释10倍,测得肿瘤细胞密度为9600个/ml.下列关于该肿瘤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种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长约1.5小时
B、这种肿瘤细胞的DNA复制一次约需1.5分钟
C、若在实验开始时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秋水仙素,可能导致6小时后的细胞密度小于9600个/ml
D、肿瘤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细胞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中,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 A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留居A地区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
C、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
D、甲、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TP的合成通常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B、各种细胞器的化学组成中都含有蛋白质
C、细胞衰老的过程中
自由水
结合水
的比例下降
D、核糖体上合成的物质可能具有携带遗传信息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