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无籽西瓜、无籽番茄和无籽葡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三种无籽果实的无籽性状都是不遗传的变异
B.这三种无籽果实,无籽的原因是相同的
C.这三种无籽果实,果实发育的原因是不同的
D.这三种无籽果实的产生都与植物的激素有关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一3.2 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观察果胶酶对苹果匀浆的作用的实验中,将苹果匀浆放在90 ℃恒温水中保温4 min,其目的是( )。
A.杀灭苹果匀浆中的微生物
B.使果胶分解,从而提高出汁率
C.使原有果胶酶变性失活,以排除对实验的干扰
D.果胶酶的最适温度为90 ℃,此时酶的活性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推荐】2015届浙江省富阳市高三上第二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已知玉米籽粒的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请回答:
⑴若用碘液处理杂合的非糯性植株的花粉,则显微镜下可清晰地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 。
⑵取基因型双杂合的黄色非糯性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其基因型为 。若对获得的幼苗用适宜浓度的 进行处理后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则这些植株均自交,所得籽粒的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 (填“一致”或“不一致”)。
⑶现已知基因A、a位于9号染色体上,且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①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
②为了确定植株甲的A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在异常染色体上,让甲进行自交产生F1,若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时可证明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③以植株甲为父本,以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所示。该植株形成的一种可能原因是父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④若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乙为父本,以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推荐】2015届浙江省富阳市高三上第二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的某种信息传递过程,细胞I、II和物质M、N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A.传出神经元、骨胳肌细胞、神经递质、受体
B.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
C.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元
D.浆细胞、肺结核杆菌、抗体、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推荐】2015届浙江省富阳市高三上第二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下列示意图中,a为白化致病基因,b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则下列细胞中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细胞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推荐】2015届浙江省富阳市高三上第二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
B.若B溶液的浓度稍减小,则曲线中b点左移
C.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
D.6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推荐】2015届河北省石家庄市五校联合体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人体对性状控制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A.和
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细胞中
B.老年人细胞中不含有
C.过程①、②都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D.食物中缺乏酪氨酸会使皮肤变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推荐】2015届河北省石家庄市五校联合体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甜味肽的分子式为,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
B.甲硫氨酸的R基是,则它的分子式是
C.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D.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第三单元3.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工厂生产的一种生物活性洗衣粉的包装上有如下说明: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这种洗衣粉较容易清除衣物上的奶渍、蛋清污渍等
②温水条件下蛋白酶的活性最强
③该洗衣粉可以洗涤各种污渍
④该碱性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
⑤羊毛、丝质类衣物可以用该洗衣粉洗涤.
A.①② B.①⑤ C.②③ 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