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在许多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未受精的卵细胞质中贮存许多mRNA,科学家为探究mRNA作用的发挥与卵细胞是否受精的关系,用海胆的未受精卵和受精卵作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放线菌素D是海胆卵RNA合成的抑制剂.在有放线菌素D或没有放线菌素D存在情况下,海胆受精卵对14C-缬氨酸的掺入比例实验结果如下图A.
实验二:将未受精的海胆卵和受精的海胆卵分别悬浮在含有14C-亮氨酸的条件下进行培养(0时间表示受精的时刻),定时测定细胞中放射性亮氨酸的掺入累积量,得到的实验结果绘制成的曲线如下图B.

请根据以上实验原理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海胆细胞中合成mRNA的场所是细胞核和线粒体,mRNA的主要作用是携带遗传信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2)直接将14C标记的缬氨酸用于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是核糖体,该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翻译;此过程所依赖的模板是mRNA分子,合成该分子所需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3)图A中10h之前两曲线的变化基本一致,说明海胆受精卵在发育初期合成蛋白质的模板mRNA来自于卵细胞,并不依赖新合成的mRNA.受精10h后,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区别说明受精卵发育后期合成蛋白质所需模板为新合成的mRNA.
(4)图B未受精的卵细胞中14C-亮氨酸的掺入量变化很小,说明未受精的卵细胞中大部分的mRNA不能用来翻译蛋白质.受精的卵细胞中14C-亮氨酸的掺入累积量与未受精的卵细胞相比较,说明受精卵中绝大部分的mRNA从无活性转变为有活性,蛋白质合成速率显著提高.

分析 分析曲线图A:图示是根据海胆受精卵在有放线菌素D和无放线菌素D存在情况下培养时,对14C标记的缬氨酸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图.受精后10小时前,随着时间的推移,蛋白质分子的放射性逐渐增强;受精后10小时后,对照组中蛋白质分子放射性短暂减弱后快速增强,而实验组先逐渐减弱后趋于平衡.
分析曲线图B:未受精的卵细胞中14C-亮氨酸的掺入量变化很小,受精的卵细胞中14C-亮氨酸的掺入累积量较大.

解答 解:(1)海胆细胞中mRNA是由DNA转录形成,故合成mRNA的场所是细胞核和线粒体;mRNA的主要作用是携带遗传信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2)直接将14C标记的缬氨酸用于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是核糖体,该过程为翻译,所依赖的模板是mRNA分子,所需的原料是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3)图A中10h之前两曲线的变化基本一致,说明海胆受精卵在发育初期合成蛋白质的模板mRNA来自于卵细胞,并不依赖新合成的mRNA.受精10h后,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区别说明受精卵发育后期合成蛋白质所需模板为新合成的mRNA.
(4)图B未受精的卵细胞中14C-亮氨酸的掺入量变化很小,说明未受精的卵细胞中大部分的mRNA不能用来翻译蛋白质.受精的卵细胞中14C-亮氨酸的掺入累积量与未受精的卵细胞相比较,说明受精卵中绝大部分的mRNA从无活性转变为有活性,蛋白质合成速率显著提高.
故答案为:
(1)细胞核和线粒体   携带遗传信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2)核糖体   翻译   mRNA   核糖核苷酸
(3)受精卵在发育初期合成蛋白质的模板mRNA来自于卵细胞,并不依赖新合成的mRNA       受精卵发育后期合成蛋白质所需模板为新合成的mRNA
(4)未受精的卵细胞中大部分的mRNA不能用来翻译蛋白质     受精卵中绝大部分的mRNA从无活性转变为有活性,蛋白质合成速率显著提高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细胞的胚胎发育过程、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细胞核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膜为双层膜,将核质分开
B.核仁与DNA的形成有关
C.核孔实现了核质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
D.染色质与染色体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分裂时期的两种形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上第一阶段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四个选项中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A.采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C.人工种子的培育过程

D.运用细胞工程培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人体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反射,神经系统能影响激素的调节,但反过来激素的分泌不能影响神经调节
B.淋巴因子和溶菌酶都是淋巴细胞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活性物质
C.抗体必须借助体液的运输才能发挥作用,属于体液调节
D.激素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但只对特定的靶细胞或靶器官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参考如下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研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在群体营养级水平上
B.研究能量流经某一种群的能量时,要考虑到能量被利用和未被利用等方面
C.模型中的“能量输入”就是指捕食者的捕食
D.模型中的“能量散失”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步骤: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是较为理想的实验材料
C.盐酸可使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D.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可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与无机盐的功能无关的是(  )
A.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之一
B.是某些重要的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C.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D.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是两种生活状态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研究图一细胞所示的生理活动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抗体从细胞内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2)图二⑤处是染色质,其主要化学成分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
(3)若将图二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并自动复原,则与质壁分离复原有关的细胞器是②③⑦(填序号).
(4)与图二细胞相比,蓝藻细胞在结构上与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无真正成形的细胞核或无核膜、核仁),但两者都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决定红细胞吸水或失水多少的条件是(  )
A.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B.细胞膜两边酶的浓度
C.细胞膜两边分子运动的速度D.细胞内外溶质分子的运动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