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B、每种tRNA只转运一种氨基酸
C、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D、核糖体可在tRNA上移动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专题:
分析:1、关于tRNA,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结构: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
(2)种类:61种(3种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tRNA);
(3)特点: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
(4)作用: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2、有关密码子,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概念: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2)种类: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3)特点: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解答: 解:A、终止密码子只起终止信号的作用,不编码氨基酸,A正确;
B、tRNA具有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转运一种氨基酸,B正确;
C、tRNA的反密码子只是相邻的三个碱基,能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但不携带氨基酸序列遗传信息,C错误;
D、翻译过程中,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D错误.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等基础知识;掌握密码子的种类及特点;掌握tRNA的作用及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图文相符的是(  )
A、图甲表示小白鼠呼吸耗氧量随其生活环境温度不同而变化的情况
B、图乙表示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CO2产生速率与O2浓度之间的关系
C、图丙表示一片小树林的空气,CO2浓度在一天内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D、图丁表示大豆种子萌发成功幼苗过程中,从地6d开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三分法”一中常见的概念划分方法,可用如图所示表示某些概念质检的相互关系,下列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表示免疫系统的构成,脊髓属于B、吞噬细胞属于C、溶菌酶属于D
B、若A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则B表示被动运输、C表示主动运输、D表示胞吞胞吐作用
C、若A表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B是基因突变、C是自然选择、D是生殖隔离
D、若A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B是直接价值、C是间接价值、D是潜在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原产于苏格兰的一种折耳猫,耳朵整齐地扣在头上,外观可爱迷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折耳猫是XY型二倍体生物,当折耳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1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成为巴氏小体,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会由于
 
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失活的X染色体可来源于不同的亲本.控制折耳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控制橙色、a控制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橙黑相间的雄性折耳猫,将其体细胞用
 
染色后,制成装片,在显微镜察到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折耳猫的基因型为
 

(2)折耳猫正常日活动节律是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是由per基因控制的.当该基因突变为perl基因时,节律延长为29小时(长节律);突变为perS基因时,节律缩短为19小时(短节律);突变为perO基因时,折耳猫表现为无节律.现有三组交配实验,每组均是正常折耳猫和长节律折耳猫各一只交配.A组子代雌雄均为正常节律,B组子代雌性均为正常节律,雄性均为长节律,C组子代雌雄均为一半正常节律,一半长节律.
①per基因可以突变为击 perl、perS、perO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
 
特点.
②per基因不仅控制日活动节律,还影响雄性折耳猫的求偶行为,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③B组中的亲代正常节律折耳猫性别为
 

(3)如图为折耳猫某基因的部分片段,若图中a点碱基对变为
 T 
.
A
,b点碱基对变为
 G 
.
C
,c点碱基对变为
 A 
.
T
.则其中
 
点的变化对生物性状表现无影响,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温调节中,甲状腺和肾上腺是神经调节的效应器,分泌的激素起拮抗作用
B、各种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均是通过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来完成的
C、免疫系统对稳态的维持是通过其防卫功能实现的
D、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一鸟类种群由于自然原因而被分割成两个群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经过600万年后,如果把这两个群体的后代放到一起,则它们最可能会(  )
A、形成互利共生的合作关系
B、陷入对相同资源的竞争中
C、彼此产生了生殖隔离
D、具有同样的基因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中,相关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先滴培养液,再盖盖玻片,计数结果将偏小
B、取样计数前试管未振荡,计数结果将偏小
C、对压线个体全部计数,计数结果将偏大
D、未稀释直接计数,对计数结果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地球上植物产生的纤维素中有40%~60%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利用,从土壤中分离并研究这些微生物有利于人们更有效地利用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请回答:
(1)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宜从
 
的土壤中取样.纤维素分解菌之所以能够利用纤维素,是因为其细胞内含有
 

(2)培养基除含有碳源、氮源、水和多种无机盐外,还应含有
 
.其中,碳源主要为
 
.对配制的培养采用高压灭菌,目的是
 

(3)纤维素分解菌纯化培养中常用的接种方法有
 
.在添加刚果红的培养基上,可通过是否产生
 
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4)从纤维素分解菌中提取纤维素酶,可采用
 
方法,如果采用
 
法对该细胞菌进行固定,也可不经过酶的提取和分离等繁操作即可实现纤维素发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生理过程,①~⑦表示物质,甲、乙表示细胞器;图2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1cm2重量(mg)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从图1分析,甲、乙两种细胞器分别是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用图中数字表示).
(2)在图1中,若物质⑦为O2,则其在细胞器甲中的产生部位是
 
,在细胞器乙中被利用的场所是
 

(3)从图2分析,该植物在℃时呼吸作用最强,15℃时实际光合速率为
 
(mg/cm2?h)
(4)分析图2可知,该植物在14℃条件下,若经过12小时光照和12小时黑暗,一昼夜可积累有机物
 
mg.能使有机物积累量增加的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