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甲地和乙地两个位置发生的自然演替类型相同 | |
B. | 人为的干扰也不能使甲地恢复到焚烧前的地貌 | |
C. | 苔藓会比地衣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的火山岩之上 | |
D. | 随时间推移甲、乙两地生物多样性都逐渐增多 |
分析 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进行的演替.
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解答 解:A、甲地进行的是次生演替,乙地进行的是初生演替,两地演替类型不同,A错误;
B、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人为的干扰可使甲地恢复到焚烧前的地貌,B错误;
C、裸岩上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先驱物种是地衣,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有机物,这为其他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C错误;
D、演替的趋势使生物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性增强,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要求学生能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理解演替的过程和演替的结果.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T淋巴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 B. | 效应T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 ||
C. | 吞噬细胞属于淋巴细胞的一种 | D. | B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H由2上升到7 | B. | PH由12降低到7 | ||
C. | 温度由0℃上升到37℃ | D. | 温度由100℃降低到3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 B. | 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来自二氧化碳 | ||
C. | 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来自水 | D. | 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来自大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上第一次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如图表示碳循环局部示意图,分析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入大气圈。
(2)图中表示生产者的字母是__________,若因环境污染造成生产者锐减,则F、D的数量将________。
(3)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若D增加1千克,则至少需消耗E________千克。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4)假设图中的D属于珍稀濒危物种,将其引入某动物园繁育的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