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图是双链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DNA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
(2)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叫脱氧核苷酸;图中的1、2、3(填图中数字)可以组成一个基本单位.
(3)图中[1]、[4]表示的结构名称分别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
(4)图中DNA两条链间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氢键连接.
(5)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若使用32P标记噬菌体,则被标记的部分为图中的3、5(填图中数字).
(6)因为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分析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键形成脱氧核苷酸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构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C与G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答 解:(1)DNA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
(2)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图中1、2、3构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3)1与腺嘌呤A配对,是胸腺嘧啶;4是脱氧核糖.
(4)DNA两条链间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
(5)P存在于磷酸中,因此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若使用32P标记噬菌体,则被标记的部分为图中的3和5.
(6)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故答案为:
(1)脱氧核糖核酸   
(2)脱氧核苷酸    1、2、3
(3)胸腺嘧啶      脱氧核糖
(4)碱基互补配对         氢       
(5)3、5
(6)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DNA分子的结构及结构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学会分析模式图解答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青海平安县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

A.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

B.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5∶1的比例配制盐水

C.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污染

D.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在外界氧浓度为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2)说明无氧呼吸强度与O2浓度之间的关系随着氧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
(3)实线和虚线相交于C点,对于B、C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有BD
A.C点时,植物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B.C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
C.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B点时,植物呼吸作用最弱
(4)AB段表示CO2释放量减少,其原因是细胞呼吸强度弱,二氧化碳释放量减少.
(5)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6)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0.6,而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1.5倍.
(7)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B
A.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10%
B.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5%
C.不让空气流通,抑制有氧呼吸
D.保持通风良好,抑制无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除此之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B.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等
C.受精卵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D.受精卵中全部DNA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为激素):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神经、体液调节,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物质A(填字母)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
(2)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C(填字母)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如果图中丙部位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
(3)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传到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而不能反向的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血液中物质 A 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该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
(5)在受到寒冷刺激时,甲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细胞,而A激素可作为多数细胞的信号,这与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糖蛋白(受体)物质有关.
(6)下丘脑除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7)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丁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使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填激素名称)增多.上述过程从反射类型看属于非条件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为了预防婴儿佝偻病的发生,医生常常建议年轻的妈妈要经常带孩子在室外活动,理由之一是(  )
A.有利于骨细胞的分裂增生
B.有利于获得更多的能量
C.有利于维生素D的形成,增强Ca、P的吸收
D.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姿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五校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翻译的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mRNA与tRNA之间

B.通常一个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C.中心法则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能够准确地进行

D.在人的胰岛细胞中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均得以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