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回答下列与生物工程有关的内容:
(1)基因工程技术中,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其中的Ti质粒上的T-DNA是指可转移DNA.获得该基因后,将该基因在反应体系中扩增时需要添加的有机物质有引物原料TaQ酶模板.
(2)试管婴儿技术是指采用人工方法将卵子与精子从人体内取出并在体外受精,发育成胚胎后,再移植回母体子宫内,以达到受孕目的一种技术.顺利受精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来自父方的精子要进行精子获能;来自母方的卵母细胞要培养促进成熟(或培养至 II中期).胚胎移植(填生物技术)是培育试管婴儿最后一道工序.一般来说,该技术操作比较合适的时期是桑椹胚或囊胚.
(3)与传统方法生成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逊主要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在癌症治疗时,把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跟放射性同位素(或答同位素/化学药物/细胞毒素)相结合,制成的“生物导弹”,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或答定向、定位)作用,将药物带到癌细胞位置,将其在原位杀死.
(4)桑基鱼塘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栽培食用菌,提高农民经济收人,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这又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通少,适宜种植灌木和草,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致使许多地方的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状,结果防护林成为残败的“灰色长城”.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分析 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2、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
3、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
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解答 解:(1)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其中的Ti质粒上的T-DNA是指可转移DNA.PCR技术可在体外大量扩增目的基因,在反应体系中扩增时需要添加的有机物质有引物、原料、Taq酶、模板.
(2)体外受精时,来自父方的精子要进行获能处理;来自母方的卵母细胞要培养促进成熟(或培养至 II中期). 试管婴儿最后一道工序是胚胎移植技术,一般来说,该技术操作比较合适的时期是桑椹胚或囊胚.
(3)与传统方法生成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逊主要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在癌症治疗时,把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跟放射性同位素(或答同位素/化学药物/细胞毒素) 相结合,制成的“生物导弹”,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或答定向、定位)作用,将药物带到癌细胞位置,将其在原位杀死.
(4)桑基鱼塘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 原理.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栽培食用菌,提高农民经济收人,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这又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通少,适宜种植灌木和草,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致使许多地方的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状,结果防护林成为残败的“灰色长城”,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故答案为:
(1)农杆菌转化法       可转移DNA         引物 原料 TaQ酶  模板
(2)精子获能     培养促进成熟(或培养至 II中期)   胚胎移植   桑椹胚或囊胚
(3)并可能大量制备       放射性同位素(或答同位素/化学药物/细胞毒素)       导向(或答定向、定位)
(4)物质循环再生     整体性    协调与平衡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试剂体外受精的具体过程;试剂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邗江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叙述不能体现“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A.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有利于将细胞内外水环境隔开

B.靠近叶片背面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比较大,有利于观察叶绿体

C.精子细胞变形过程中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有利于精子的灵活运动

D.胃腺细胞中附着核糖体的内质网比较发达,有利于胃蛋白酶的合成和加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不宜采用标志重捕法
B.调查农作物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C.各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问题
D.草地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的种群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果蝇的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D)对残翅(d)、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所示.现有甲、乙、丙、丁4种基因型的果蝇种群可供选择,据图回答问题.

(1)果蝇作为常用的遗传学材料,具有的特点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繁殖速度快、易饲养、染色体数目少、染色体差异明显等(至少答两点).
(2)果蝇精原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若细胞中出现两条Y染色体,则此细胞应该没有(填“有”或“没有”)同源染色体.若不考虑交叉互换,甲果蝇能产生8种配子.
(3)若利用体色、翅形和眼形中的两对相对性状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最佳方案是甲和丁选择上述作亲本.
(4)以上述乙和丙为亲本杂交后,再让F1中的红眼长翅果蝇相互交配,F2中的白眼残翅果蝇占$\frac{1}{8}$.
(5)某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种群中,出现了一只突变型雄果蝇,为探究这一果蝇性状的遗传方式,某同学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获得了一些结果(如图所示),并进一步作出了下列推断和分析:

①野生型性状为显性性状,突变型性状为隐性性状
②该性状属于伴性遗传
③若取F2中的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交配,可能得到突变型雌果蝇
④突变型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交配,子一代果蝇中肯定会有突变型个体出现
上述推断和分析中,你认为正确的有D项.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c点时该植物的O2产生量为N1
D.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a点上移,b点将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果蝇中红眼基因(A)与白眼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与残翅基因(b)位于常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表现型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白眼长翅白眼残翅
雌性3100
雄性3131
(1)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BbXAY,雌性的基因型是BbXAXa
(2)雌性亲本产生的正常卵细胞中,与A组合的基因应为B或b.
(3)若用雄性亲本测交,则其后代中表现型为红眼长翅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比例为$\frac{1}{4}$.
(4)如果让后代中的红眼残翅雄果蝇与红眼残翅雌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白眼残翅所占的比例为$\frac{1}{8}$.
(5)一只雄果蝇基因型为BbXaY,在某次减数分裂中产生了三个基因型分别为bY、bY、BBXa的精子,则另外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X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分析以下资料:①K+不能通过双分子层的人工膜;②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菌素,与K+具有特异亲和力;③在人工膜上加少量缬氨霉素,K+可以通过膜,Na+仍不能通过膜.上述资料中正确解释K+能通过膜,Na+不能通过膜的是(  )
A.K+的载体是缬氨霉素,Na+的载体不是缬氨霉素
B.K+能够与缬氨霉素反应,Na+不能
C.K+能可逆性地与缬氨霉素结合,Na+不能
D.K+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膜,Na+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蛾类是二倍体生物,其茧有白色和黄色两种颜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和b,D和d)共同控制,显性基因D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色素的代谢过程中的某种酶的合成,而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基因D的表达.其生化机制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为什么?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若基因型分别为BbZDW和BbZDZd的两个杂合雌雄蛾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蛾的概率是$\frac{13}{16}$.
(3)现有基因型不同的两个结白茧的雌雄蛾杂交,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中结白茧蛾与结黄茧蛾的比例是3:1.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BbZDZD、BbZDW,还可能是BbZDZd×bbZdW.
(4)若d为隐性纯合致死基因(ZdW也是纯合致死基因型,Zd的雌雄配子均有活性),则该种蛾中结黄茧的基因型有3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达尔文在环球考察时,在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13种地雀,它们的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栖息地和食性也不相同,其种间杂交一般是不育的.根据研究,它们是由一种祖先地雀进化来的.
(1)这些鸟的祖先由于偶然的原因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它们逐渐分布到各个岛上去,各个岛上的地雀被海洋隔开不能交配,这就造成了地理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但此时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后来,产生了生殖隔离,这便形成了不同品种的地雀.由此可见,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其身体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据研究是由于它们的祖先原来就存在着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这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3)不同岛屿上的食物种类和栖息条件不同,有的个体得到食物而成活,有的个体得不到食物而死亡,此过程被达尔文称为自然选择.它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4)由于不同的环境,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不同,所以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