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 CO2、血红蛋白、H+、尿素
B. 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 Ca2+、载体、氨基酸
D. 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关于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艾滋病能通过母婴传播,因此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
B.艾滋病只能通过唾液、血液和母婴途径传播
C.ADI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的感染
D.HIV遗传物质水解能产生4中脱氧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1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图2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元素、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分析回答:
(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若将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________kg。
(3)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首先培养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选择的藻类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选择体长大于4.2cm的野鲮鱼,其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某湖泊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该湖泊中鲤鱼与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该湖中直接决定绿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
(2)有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如果注入鲤鱼脑垂体提取液,可促进其产卵,这主要是利用脑垂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乙来看,鲤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小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g,则最少需要藻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g。
(4)藻类产生的藻毒素在自然界巳知的毒素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二恶英。目前巳被证明是肝癌的促癌剂,推测原因可能是藻毒素诱发肝细胞的______________发生基因突变。
(5)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
去除藻类,具体措施: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的较理想藻类是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上题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20 ℃恒温下的四只小动物同时分别转移到恒温15 ℃、25 ℃条件下一小段时间,在改变温度的这段时间里,预测它们的耗氧量、产(散)热量变化情况(假设20 ℃条件下两只小鼠代谢水平相同,两只青蛙代谢水平相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的产热量<乙的产热量
B. 乙的散热量<甲的散热量
C. 甲的产热量=甲的散热量
D. 丁的耗氧量>丙的耗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I、细胞II和细胞Ⅲ均能识别抗原
B. 图中细胞I、细胞II、细胞Ⅲ代表的分别是B细胞、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C. 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
D. 图中的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密闭容器中培养的玉米幼苗,改变培养条件时,图示叶肉细胞中①②③④会发生相应变化。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黑暗条件下,①、②均增大、③、④均减小
B. ②减小、④增大时,玉米幼苗能正常生长
C. ②、③保持不变时,该叶肉细胞处于光补偿点
D. 图中的细胞器中产生的ATP均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种雄性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各图中进行有丝分裂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处于④图分裂时期的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细胞中有______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4)具有染色单体的细胞为______________。②图中含有________个核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