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③⑤ | B. | ②③④ | C. | ①④⑤⑥ | D. | ①②③⑤ |
分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
比较项目 | 有丝分裂 | 减数分裂 | |
染色体复制 | 间期 | 减I前的间期 | |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 联会与四分体 |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 | 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有交叉互换现象 |
分离与组合 | 也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
着丝点的 行为 | 中期位置 | 赤道板 | 减I在赤道板两侧,减II在赤道板 |
断裂 | 后期 | 减II后期 |
解答 解:①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都会发生DNA的复制,①正确;
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不会形成赤道板,②错误;
③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体的出现,③正确;
④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错误;
⑤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分裂,⑤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能正确区分两者,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对于此类试题,考生应该学会对相似知识点进行比较和归纳总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N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
B. | 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水 | |
C. | C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先后经C3、C5形成(CH2O) | |
D. | 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均有ATP的合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 |
B. | 若某人因疾病导致毛细淋巴管堵塞,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 |
C. | 图中①和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和组织液 | |
D. | ⑤中的氧气进入③参与代谢至少穿过了5层磷脂双分子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分裂过程受阻 | B. | 细胞分化过程受阻 | ||
C. | 细胞衰老过程受阻 | D. | 细胞凋亡过程受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 | B. | ①② | C. | ②④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凋亡是主动的,细胞坏死是被动的 | |
B. | 细胞凋亡是生理性的,细胞坏死是病理性的 | |
C. |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调控的,细胞坏死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 | |
D. |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都对生物体的正常发育有积极的意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温度 酶的相对活性(%) | 10℃ | 20℃ | 30℃ | 40℃ |
a酶 | 40 | 65 | 95 | 75 |
b酶 | 15 | 60 | 97 | 25 |
c酶 | 10 | 25 | 50 | 90 |
A. | 由表可知a酶和b酶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 | |
B. | c酶的最适温度大于40℃ | |
C. | 该实验中有两个自变量,因变量只有一个 | |
D. | 三种酶中较适宜温度环境的最可能是c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上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进出红细胞时,不需要消耗能量的一组是
①O2 ②K+ ③氨基酸 ④甘油 ⑤葡萄糖 ⑥Na+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鸽群的数量(只) | 1 | 2~10 | 11~50 | >50 |
攻击成功的百分比 | 80 | 58 | 16 | 8 |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