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共有的特点是(  )
①DNA复制  ②形成赤道板  ③纺锤体出现  ④联会  ⑤着丝点分裂.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④⑤⑥D.①②③⑤

分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

比较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染色体复制间期减I前的间期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联会与四分体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有交叉互换现象
分离与组合也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点的
行为
中期位置赤道板减I在赤道板两侧,减II在赤道板
断裂后期减II后期

解答 解:①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都会发生DNA的复制,①正确;
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不会形成赤道板,②错误;
③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体的出现,③正确;
④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错误;
⑤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分裂,⑤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能正确区分两者,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对于此类试题,考生应该学会对相似知识点进行比较和归纳总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N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水
C.C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先后经C3、C5形成(CH2O)
D.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均有ATP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若某人因疾病导致毛细淋巴管堵塞,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图中①和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和组织液
D.⑤中的氧气进入③参与代谢至少穿过了5层磷脂双分子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人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返祖特征,如有尾巴、毛孩、多乳房等.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细胞分裂过程受阻B.细胞分化过程受阻
C.细胞衰老过程受阻D.细胞凋亡过程受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根据如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
①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尿素对身体有一定益处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基本保持不变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细胞凋亡是主动的,细胞坏死是被动的
B.细胞凋亡是生理性的,细胞坏死是病理性的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调控的,细胞坏死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
D.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都对生物体的正常发育有积极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通过实验研究温度对a、b、c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酶的相对活性(%)
10℃20℃30℃40℃
a酶40659575
b酶15609725
c酶10255090
A.由表可知a酶和b酶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
B.c酶的最适温度大于40℃
C.该实验中有两个自变量,因变量只有一个
D.三种酶中较适宜温度环境的最可能是c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上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进出红细胞时,不需要消耗能量的一组是

①O2 ②K+ ③氨基酸 ④甘油 ⑤葡萄糖 ⑥Na+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鹞鹰在对不同大小的鸽群进行攻击时成功的概率为:
鸽群的数量(只)12~1011~50>50
攻击成功的百分比8058168
①单独的鸽子比在鸽群中的鸽子被鹞鹰抓住的概率更小
②鹞鹰攻击较大鸽群时不大容易成功
③鹞鹰只攻击单独的鸽子
④攻击成功的比例与鸽群的数量成反比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