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各项中,不能构成图中关系的是 ( )
A.①代表年龄组成、②代表种群数量特征 |
B.①代表细胞核体积增大、②代表细胞衰老的特征 |
C.①代表酶、②代表蛋白质 |
D.①代表生产者、②代表生态系统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目前一部分人对“转基因微生物”的产生有激烈的争论,如果正方认为对人类是有利的,反方认为转基因微生物的产生是有潜在风险的。下列观点中不能支持正方的是
A.转基因微生物会合成出“超级病菌”危害人类健康 |
B.转基因微生物的扩散会威胁生物的多样性 |
C.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可以生产某些药用蛋白或抗生素 |
D.毒性基因通过基因漂移而造成“基因污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若正常分裂的细胞中有2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是初级精母细胞
②若正常细胞分裂后期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的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
③若正常分裂的细胞内基因A和A正在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④32P标记的细胞在31P培养液中进行有丝分裂,在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半染色体含有32P标记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均和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然而造成此种分布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不过科学家发现Ca2+似乎和生长素分布差异有关。如图为垂直放置的玉米芽,Ⅰ、Ⅱ中黑色小方块含Ca2+,但Ⅰ中置于伸长区,Ⅱ中置于根冠;Ⅲ中白色小方块含Ca2+抑制剂,抑制Ca2+的移动,置于根冠,实验结果如图。关于这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伸长区无法吸收Ca2+ |
B.Ca2+的有无会造成根的弯曲 |
C.若将Ⅲ中白色小方块置于伸长区,则预期根会弯曲 |
D.根冠部位的Ca2+浓度差异和根的弯曲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一同学研究某湖泊中X深度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时,设计了如下操作:①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标号a、b、c,并将a用不透光的黑布包扎起来;②将a、b、c三个瓶子均在湖中X深度取满水,并测定c瓶中水的溶氧量;③将a、b两瓶密封后再沉入X深度水体中,24小时后取出;④测定a、b两瓶中水的溶氧量,三个瓶子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24小时内X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w) mol/瓶 |
B.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 mol/瓶 |
C.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k-v) mol/瓶 |
D.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v mol/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某类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图能表示绿色植物细胞的概念图,但图中缺少细胞核 |
B.c是指细胞膜,需要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才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C.e是指细胞质,细胞核与其体积之比是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之一 |
D.g、h都具有双层膜,但是所含的酶种类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把培养在含轻氮(14N)环境中的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次的时间,然后放回原环境相当于连续复制两次的时间后,细菌DNA组成分析结果是( )
A.3/4轻氮型、1/4中间型 |
B.1/4轻氮型、3/4中间型 |
C.1/2中间型、1/2重氮型 |
D.1/2轻氮型、1/2中间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1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3中A为1 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 mol/L的乳酸溶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在水中磷脂分子排成双层的原因是磷脂分子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 |
B.图2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载体和能量,且均逆浓度梯度进行 |
C.如果用图1所示人工膜作为图3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低于右侧液面 |
D.某些药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细胞吸收,但如果用图1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则更容易进入细胞,此实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要求的是( )。
A.调节气候 | B.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 |
C.提供木材 | D.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