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b)数和 DNA 分子(c)数的统计图。 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 )
A. 分裂间期用②表示最恰当
B. 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在①时
C. ①可以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D. ③可表示分裂完成的细胞
【答案】A
【解析】
据图分析,①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两个时期;②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2:0:2,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③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0:1,代表有丝分裂的末期,表示细胞分裂完成。
A、间期过程中进行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含量加倍,②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2:0:2,说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消失,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A错误;
B、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处于①时期,因为①中可包含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B正确;
C、①图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两个时期,C正确;
D、③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0:1,代表有丝分裂的末期,表示细胞分裂完成,D正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①~④为常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的变异来源为易位
B. 该细胞可能为雄蜂的体细胞
C. 图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D. 若该细胞取自某二倍体动物的卵巢,则其为第一极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为某家族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及X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图2表示5号个体生殖腺中某个细胞的连续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判断甲病遗传方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2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BXB,其一条X染色体上有一个结节(但不影响其性状),则带结节的X染色体传递给13号个体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
(3)图2中细胞b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若该细胞产生的精子中e1的基因型为AXB(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其它变异),则精子e4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是通过图2的_______(填图中数字)过程实现的。在③过程中,细胞内的染色体与DNA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过程①表示_____________。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成分没在图乙中出现。图甲②过程中碳是以_____________形式传递的。
(2)乙图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________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能力。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反映草原被野火燃烧后能恢复原样,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稳定性。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此信息属于生态系统中哪种信息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蛇和猫头鹰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l09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3×l08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_____________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 ,甲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②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 乙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烧杯后,重复 100 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的实验模拟 F2 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过程
B. 乙同学的实验模拟基因的自由组合
C. 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 DR 约占 1/2
D. 从①~③中随机各抓取 1 个小球的组合类型有8 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的示意图,已知分泌蛋白的新生肽链上有一段可以引导其进 入内质网的特殊序列(图中 P 肽段)。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若 P 肽段功能缺失,则新生蛋白质将不能分泌到 细胞外
B. 合成①的场所在细胞核,⑥的合成与核仁有关
C. 多个核糖体与①结合,肽链②③④⑤在结构上相同
D. 若①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合成的多肽链结构一定会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发现,果蝇的昼夜节律与周期蛋白(PER蛋白)浓度周期性变化有关,该蛋白在夜晚积累到一定浓度后与TIM蛋白结合形成蛋白复合物进入细胞,调控PER基因表达,导致白天PER蛋白减少,这种PER蛋白周期性变化过程约为24小时,调控过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1的实现与tRNA的运输作用有关
B. 过程2的实现表明物质可以随意出入细胞核
C. 过程3的实现与T1M蛋白特定的空间结构有关
D. 过程4的实现可推测PER基因表达存在正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