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1)某系谱图表现为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小李同学认为该系谱图所表示的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你是否同意小李的说法?________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欲绘制一个红绿色盲家系的遗传系谱图,请思考他们需要收集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
【答案】不同意。??? 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出现题述表现。??? 个体性别、是否患病及个体间的亲缘关系等。???
【解析】
遗传系谱图的书写规范和要求:
(1)遗传系谱图的书写规范:“□”表示男性,“○” 表示女性;男女患者分别用“■”“●”表示世代关系的符号是I、II、II。
(2)遗传系谱图的书写要求:
系谱图书写完后,还必须在图的右上侧写出相关的图例说明,如:“口”表示正常男性, “〇”表示正常女性,“■”表示男患者, “●”表示女患者。
(3)遗传系谱图需要在患者家系中通过调查,需要调查与患者有关的所有个体的性别和相关的表现型,然后按照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绘制,然后根据各类型遗传病的特点对照系谱图进行分析。
(1)若某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在系谱图可表现为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的情况,这只能认定为极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也会在极特殊的情况下出现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
(2)遗传系谱图的绘制通常在患者家系中展开调查,一般需要收集的家系中成员信息包括个体性别、是否患病及个体间的亲缘关系等。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膜成分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成分可以使用双缩脲试剂和苏丹Ⅲ染液进行鉴定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C.科研上常用染色法鉴定细胞死活,是因为细胞膜可以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D.细胞膜外侧的糖类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被,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B.细胞衰老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固缩
C.细胞凋亡不利于多细胞生物体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D.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周期缩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利用葡萄制作果酒和果醋。在该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B.果酒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30℃,果醋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20℃
C.用带盖的瓶子进行发酵,每隔12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持续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实验的描述科学的是(??? )
A.DNA半保留复制实验是根据半保留复制原理进行区分亲代DNA与子代DNA的位置分布
B.克里克以T4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对某个基因的碱基对进行增加或减少处理从而确定了遗传密码阅读方式为非重叠式阅读
C.摩尔根通过果蝇眼色杂交实验提出并验证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恩格尔曼先用极细光束照射装片,通过有光照与无光照区域巧妙对照设计,证明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以黑藻为实验材料“观察叶绿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选材时,应选择幼嫩的小叶?B.制片时叶片应保持干燥
C.观察时,直接用肉眼观察?D.可以观察到叶绿体的双层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机体产热加强,散热停止
B.若人的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受损伤的部位最可能是垂体
C.机体是以反馈调节方式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
D.低温环境中激素参与体温调节,神经不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淀粉、肝糖原、纤维素的单体不同
B.胆固醇能促进小肠上皮细胞对钙、磷的吸收
C.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D.蛋白质溶于NaCl溶液中不会破坏其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