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志物脱落会使测量值比实际小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C.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都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
D.在“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将所得到的DNA粘稠物加入到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过滤,此时应取滤液继续提纯DNA

分析 1、标志重捕法计算方法:种群中的个体数=$\frac{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
2、模型: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其中挂图、细胞结构模式图和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都是物理模型;座标曲线、公式(Nt=N0•λt)都是数学模型.

解答 解:A、标志重捕法来调查种群密度时,如果标志物脱落,所得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A错误.
B、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分子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B正确.
C、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些实验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并非都需要,C错误.
D、在“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由于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最低的,就可以将DNA析出,将所得到的DNA粘稠物需要再加入到2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过滤,取含有DNA的滤液后继续提纯,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标志重捕法、物理模型、DNA粗提取和鉴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知识点,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济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 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 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蛋白质,物质B是磷脂.
(2)结构E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的流动性,其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3)具有双层E结构的细胞器是①②(填图中的序号),动植物细胞都有,但是功能不完全相同的是高尔基体.
(4)效应T细胞能激活靶细胞,并使其裂解必须依靠溶酶体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控制哺乳动物的性别对于畜牧业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分离精子技术是有效的性别控制方法.例如:牛的X精子的DNA含量比Y精子的高出4%左右,利用这一差异人们借助特殊仪器将它们分离开来,再通过胚胎工程技术就可培育出所需性别的试管牛(如图1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过程①是通常采用的体外受精技术,在这个过程中获能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为获得更多的卵细胞需要给良种母牛注射适宜剂量的促性腺激素.
(2)过程②中受精卵培养发育至囊胚时期,再经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牛,从而获得后代.若希望同时获得多个性状相同的个体,可以使用胚胎分割、胚胎移植技术.
(3)动物“生物反应器”是转基因动物技术中最诱人的部分之一.为了提高牛奶中赖氨酸的含量,某大学研究人员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得到了一头转入外源赖氨酸基因的克隆奶牛,预计将来其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更多的赖氨酸.图2为培育转基因克隆动物的技术流程图:获得外源赖氨酸基因所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该基因不能从人体细胞中获得,原因是人体内没有相关的基因(赖氨酸为人体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已知该奶牛培育过程中所用受体细胞为一只雌性奶牛胎儿的成纤维细胞,导入目的基因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把该含有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培育成为一头奶牛还需要用到的技术有:核移植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至少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若将装置中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绿体中C3与C5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C3含量下降,C5含量上升.
(2)若每天将上述密闭装置用适宜光照射12小时,几星期后,植物死亡,分析其原因可能是:①水槽因缺氧,根系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植物造成伤害; ②钟罩内CO2量逐渐减少,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
(3)叶绿体与线粒体是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从植物细胞中提取完整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制成悬浮液,分别加入1号和2号试管中.在1号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溶液,在2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1%NaHCO3溶液,给予充足光照,观察现象:线粒体悬浮液无现象,叶绿体悬浮液有气泡,解释原因:线粒体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叶绿体利用溶液中的CO2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一些先进的温室生产车间,人们利用水培法栽培作物,车间内置有CO2检测与控制装置,可以随时监测与调控温室内的CO2浓度.某同学为了展开研究,在关闭CO2调控装置后,记录了监测装置显示的几个数据:
时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最大读数104单位62单位42单位
最小读数38单位18单位18单位
(1)为了克服自然环境气候对作物的影响,获得更高产量,车间内还需增加控制湿度、温度和光照强度的装置.在夜间,温室内适当降低温度,说明在增加作物产量时不仅要考虑到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应考虑到植物的呼吸作用.
(2)在第三天,CO2相对值出现最低点的时间段内,该植物能否进行光合作用能,其原因是呼吸作用仍能产生CO2,扩散到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
(3)根据以上数值,可以估算出,每日最好向温室内补充CO2约42单位.
(4)在配制培养液的过程中,除了要添加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之外,还应注意培养液的PH(渗透压等).水培作物易出现“烂根”现象,尝试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向培养液中通入氧气(及时更换培养液)(根部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1)分析下面培养基的配方:NaNO3、KH2PO4、NaH2PO4、MgSO4•7H2O、KCl、H2O.
若此培养基用于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则应除去上述NaNO3成分,并加入尿素物质.该培养基能否培养月季花药,为什么?不能,缺乏组织培养的植物激素、无机物,有机物(或不是MS培养基).
(2)材料一:人类可利用转基因番茄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胰岛素.所用的人胰岛素基因是依据植物“偏爱”的密码子来设计所含的密码子,通过人工合成若干DNA片段,拼接而成,并且在胰岛素-COOH端加上KDEL内质网滞留序列,避免胰岛素在植物细胞中的降解.将该基因置于果实专一性启动子的驱动之下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入番茄中,在番茄的果实中表达人胰岛素.
材料一中基因工程操作是采用人工合成方法获得目的基因的.获得的人胰岛素基因与人体细胞中胰岛素基因中编码氨基酸的碱基序列不同,但两者所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相同,这是因为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或一种氨基酸有多个密码子),基因序列不同,蛋白质可以相同.要想在体外获得大量该目的基因的片段,可以采用PCR技术.
(3)材料二:T4溶菌酶在温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改造,使其表达的T4溶菌酶的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位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提高了T4溶菌酶的耐热性.
材料二属于蛋白质工程范畴.该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蛋白质的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为某一多肽的结构式.请据阳回答:

(1)该多肽是一种四肽,它是由4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连接起来的;
(2)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以写成,连接各氨基酸残基的化学键是肽键,可表示为-CO-NH-,图中共有3个这样的化学键;
(3)根据R基的不同,将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为20多种,上述多肽由3种氨基酸组成;
(4)该多肽含有氨基1个,羧基3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6月阶段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 a﹥b﹥c

B.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a﹥b﹥c

C.a、b、c 表示底物的浓度,则a﹥b﹥c

D.a、b、c 表示酶的浓度,则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