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质量标准,0~6个月的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应为12%~18%。现有一种待测婴儿奶粉,请你尝试完成鉴定实验。
(1)实验目的
鉴定该待测婴儿奶粉蛋白质的含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2)实验原理
蛋白质与_______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3)材料用具
相同浓度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和待测婴儿奶粉溶液、0.1g/mL的NaOH溶液、0.01 g/mL的CuS04溶液、试管和滴管等。
(4)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人2mL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编号甲)和2mL的待测婴儿奶粉溶液(编号乙)。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在本实验中起________作用。
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人2mL的______________溶液,振荡,摇匀。
③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人3~4滴 _ _溶液,振荡,摇匀,比较颜色的变化。
(5)结果预期 。
(2)双缩脲(4)对照 氢氧化钠 硫酸铜
(5)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变紫色,待测奶粉变紫色或不变色
解析试题分析:(2)蛋白质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的颜色反应,可以根据紫色的深浅鉴定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4)标准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正常,可以用待测奶粉与标准奶粉进行对照,标准奶粉起的对照作用。鉴定蛋白质时,先在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即氢氧化钠,形成碱性环境,再加入B液,即硫酸铜,可以出现颜色反应。标准婴儿奶粉中奶粉含量正常,溶液变紫色,待测奶粉中如果奶粉含量正常,也会像标准奶粉一样变紫色,如果含量不足或没有,就不会变色或颜色较浅。
考点:本题考查检测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一的实验装置用以测定种子萌发时因呼吸作用引起的密闭容器中气体容积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调节X管和Y管内的液面至同一水平,并通过Y管上的刻度尺量出气体的容积。容积变化与时间之间关系如下图二所示。(10分)
(1)每次测量气体容积前要调整X、Y管的液面至同一水平,目的是__________;
(2)在6h内气体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种子始终保持活力的情况下,图二曲线在10h以后仍保持稳定,原因是__________;
(4)有人认为该实验不足以证明气体的变化就是由萌发种子引起的,请你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改进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 _;
(5)如果采用带叶的幼苗来代替萌发的种子做上述实验,试管应放在________环境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利用上述装置用带叶的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为提供幼苗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应对实验试剂做怎样的改变?__________。 改进后,在暗处1小时,测得容器内气体减少了2.24mL,而在光照充足条件下,1小时测得气体增加5.6mL(假定温度是恒定的,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忽略不计,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该植物在光照1小时中合成葡萄糖的量为 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每空2分,共12分)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时,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
(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人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 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_ 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 (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3分)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种群的________,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通过有性生殖中的________而产生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的________,其产生的方向是________,其来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_,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_____________。
(3)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请问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a的基因频率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4分)并指I型是一种人类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导致个体发病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已知一名女患者的父母、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患者,祖母和外祖母表型正常。(显性基因用S表示,隐性基因用s表示。)请分析回答:
(1)写出女患者及其父亲的所有可能基因型,女患者的为__ _,父亲的为__ ___。
(2)如果该女患者与并指I型男患者结婚,其后代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 ______。
(3)如果该女患者后代表型正常,女患者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8分)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病的致病基因在男性个体中最多含有一个。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2)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
(3)Ⅲ-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为 。
(4)Ⅰ-1、Ⅰ-2都不患乙种病,但他们有一女儿为患者,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5)如果Ⅲ-1的父亲是乙病患者,母亲正常,而她又有个患甲病的弟弟,如果Ⅲ-1与Ⅲ-2生一个孩子H兼患两病的概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7分)现有甲、乙两种可能有一定致畸、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利用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能够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Ⅰ.实验材料:小白鼠胚胎。
Ⅱ.药品用具:胰蛋白酶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动物细胞固定液、适宜浓度的龙胆紫溶液、滴管、培养皿、剪刀、锥形瓶、细胞培养箱、载玻片、盖玻片、光学显微镜、小白鼠正常体细胞有丝分裂高倍显微镜照片。
Ⅲ.实验原理: 。
根据这些变异细胞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以下称Q值),可判断该化学物质的毒性。
Ⅳ.实验步骤:
(1)制备细胞悬浮液:
把小白鼠胚胎进行处理离散成单个细胞后,加入动物细胞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浮液。
(2)进行细胞培养:
①取A、B、C三个洁净的培养瓶,分别加入等量的细胞悬浮液。
② 。
③C瓶不作处理,作为对照。
把三个培养瓶放在37℃(或适宜温度)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3)制作临时装片:
①当细胞繁殖到大约第8代左右时,同时取出三个培养瓶,用胰蛋白酶液处理,使细胞从瓶壁上脱落,加入动物细胞固定液杀死细胞并固定其分裂相。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从各培养瓶底部吸取适量的悬浮液。滴在与培养瓶有相同编号的载玻片的中央,加1~2滴适宜浓度的 染色,3~5min后,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4)镜检和统计: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按照 的顺序观察,寻找处于有丝分裂 期的细胞,观察其染色体,并与小白鼠正常体细胞有丝分裂高倍显微镜照片对比以确认发生上述变异的细胞,同时统计该期变异的细胞占该细胞总数的百分数(Q值)。
V.实验结果:
培养瓶 | A | B | C |
Q值 | 1.3% | 12.5% | 0.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如图表示动物干细胞进行的一系列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是________(填数字标号)
(2)③过程表示________,其实质是________。
(3)科学家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D细胞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他们将3H标记的________注射到细胞内,发现带有3H的物质依次出现在_______________ 等细胞器中。
(4)细胞膜能将分泌物从细胞内排出到细胞外,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一功能? ________________。
(5)若将D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分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某女性表现型正常,但其父是血友病患者,母亲正常。
(1)该女性和一表现型正常的男性婚配后,为了优生优育,你建议他们生男生女? ___ ____。请用遗传图解做解释。(仅限这三口之家,相关基因用H/h表示)
(2)若该夫妇生育了一个血友病女孩,经检查没有发现染色体异常,医生认为很可能是父方某一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血友病相关基因编码区中一个A替换成T所致,这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 ___。若仅该精原细胞参与,据此推算,这对夫妇诞下这一女孩的概率是___ ___。
(3)通过载体将正常基因导入该女孩造血干细胞,可避免终身服药来帮助凝血。正常基因在该女孩体
内表达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用图表示)。
(4)通过基因治疗使该女孩凝血正常,她成年后与一凝血正常的男性婚配,生出凝血正常的男孩概率为 。
(5)原发性高血压属于 遗传病。在调查某地区白化病时,计算该地区白化病的发病率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