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据图分析,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出现曲线①、②、③所表示的3种情况,曲线①在原始的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环境的破坏程度较轻;②的环境容纳量低于原始环境容纳量,说明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坏;③中生物逐渐灭绝,说明栖息地的环境被完全破坏,该生物已经无法生存,无法实施就地保护措施,只能进行迁地保护.
解答 解:(1)据图分析,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出现曲线①、②、③所表示的3种情况,曲线①在原始的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环境的破坏程度较轻;Ⅱ的环境容纳量低于原始环境容纳量,说明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坏;③中生物逐渐灭绝,说明栖息地的环境被完全破坏,该生物已经无法生存,无法实施就地保护措施,只能进行迁地保护.
(2)当种群数量对应于d点时,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3)土壤中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故答案为:
(1)①易地
(2)增长型
(3)较强 微小 取样器取样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等三校高一上第一次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秋•威海期末)已知Mn2+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例如能激活硝酸还原酶,缺Mn2+的植物就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
A.对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D.对调节细胞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高三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株洲校级月考)如图中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然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改变温度,不影响叶片开始上浮所需的时间
B.改变光照强度,不影响叶片开始上浮所需的时间
C.改变NaHCO3溶液的浓度,不影响叶片开始上浮所需的时间
D.若将装置置于黑暗中,上浮的叶片又会下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三上一诊生物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浙江校级月考)三角梅因花期长、花色艳丽在西昌城乡绿化中广泛应用.为研究盐胁迫对三角梅光合特性的影响,在不同外源NaCl浓度下盆栽三角梅,于上午9:00﹣10:00从每组选取相同数量的叶片,进行CO2吸收量尧叶绿素含量及胞间CO2浓度的测定,结果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我们利用 的原理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并利用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 的不同来分离色素.
(2)色素分离后得到的滤纸条上,若最下面两个色素带偏窄,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这两条色素带中的色素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 光.
(3)从图1可知,当NaCl浓度超过 mmol/L时净光合速率开始显著下降,从图2和图3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实验证明,在盐胁迫下色素含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酶对叶绿素b的降解所致,对其它色素含量影响较小.用纸层析法分离 NaCl浓度200mmol/L下的叶片中色素,与正常叶片相比差异最大的色素带应位于滤纸条的 .
(4)根据如图所示结果,你给低盐土壤种植者的建议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生长阶段 | 生长素 | 赤霉素 | 细胞分裂素 | 脱落酸 | 乙烯 |
种子发芽 | + | + | - | + | |
花芽形成 | + | + | + | + | + |
果实生长 | + | + | + | + | + |
器官脱落 | - | - | - | + | + |
衰老 | - | -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葡萄糖培养基 | 葡萄糖氨苄青霉素 | 葡萄糖、乳糖和氨苄青霉素 | |
含重组质粒的菌株 | 1号 | 2号 | 3号 |
不含重组质粒的菌株 | 4号 | 5号 | 6号 |
乳糖培养基 | 乳糖和氨苄青霉素 | |
含重组质粒的菌株 | 7号 | 8号 |
不含重组质粒的菌株 | 9号 | 10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材料保存温度 | 花菜 | 辣椒 | 蒜黄 |
20°C | ++ | + | +++ |
-20°C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亲本组合 | F1表现型 | F2表现形及比例 | |
实验一 | 长翅刚毛(♀)×残翅截毛(♂) | 长翅刚毛 | ![]() |
实验二 | 长翅刚毛(♂)×残翅截毛(♀) | 长翅刚毛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