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细胞核中的RNA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 |
B. | 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 |
C. | 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DNA和RNA | |
D. | 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
分析 1、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具有选择性.
2、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
3、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解答 解:A、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如细胞核中的RNA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A正确;
B、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的,B错误;
C、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DNA和RNA,C正确;
D、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核酸的种类及其分布、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识记核酸的种类及其分布;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5 25 | B. | 5 26 | C. | 6 25 | D. | 6 2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诱变育种中,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是图二中的b阶段 | |
B. | 如果将该生物的细胞培养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当细胞处于图一所示的时期时,细胞核中的DNA全部含放射性 | |
C. | 图二中d-e段mRNA含量明显减少的原因是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无法进行转录 | |
D. | 图一所示的下一个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动物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内质网和细胞核 | |
B. | 溶酶体不能分解消化来自细胞外的物质 | |
C. | 动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 |
D. | 植物细胞不一定都有大液泡和叶绿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检测出携带者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 |
B. | 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frac{1}{10000}$,则携带者的频率约为$\frac{198}{10000}$ | |
C. | 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 | |
D. | 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