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解答本题分析图解是关键.图甲可以看出,左侧的突触上,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抗体结合后被胞吞并分解;右侧的突触上,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抗体结合从而无法与乙酰胆碱分子结合,导致乙酰胆碱无法发挥作用,表现为重症肌无力.乙图中,X为促甲状腺激素,Y为甲状腺激素,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垂体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垂体的分泌.
解答 解:(1)细胞膜具有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功能,这都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功能密切相关.生物体中的信息分子如:激素、神经递质等,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就会导致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2)图甲可以看出,在正常人体内,兴奋到达神经-肌肉突触时,储存在突触小泡中的乙酰胆碱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兴奋,肌肉收缩.
(3)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垂体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图中Y)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图中X);而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垂体的分泌.而题干中提出,“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即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也不会抑制该抗体的分泌,但仍然会抑制垂体的分泌,因此由于该抗体的作用,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多,而促甲状腺激素会减少.由于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Graves氏病患者的代谢速率往往比正常快.
(4)由于抗体能够特异性的识别抗原,因此在重症肌无力与Graves氏病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受体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都属于抗原.
(5)人体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2)突触小泡
(3)增加 减少 快
(4)抗原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点评 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需要加热 | |
B. | 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 | |
C. | 脂肪的鉴定中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盐酸洗去多余的染液 | |
D. | 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可看到溶液变为紫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II和I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 | |
B. | 光照强度为 b 时,造成曲线 I和 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 | |
C. | 光照强度为a~c,曲线 I、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 |
D. | 光照强度为a~b,曲线 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和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过程中行为一致 | |
B. | 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 |
C. | 等位基因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 | |
D. | 染色体是由基因构成的,基因和染色体的变化完全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鞭毛藻和变形虫等原生动物属于生产者 | |
B. | 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枝角类动物和细菌 | |
C. | Crooked湖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弱 | |
D. | 图中所示成分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4条常染色体+XX | B. | 44条常染色体+YY | C. | 44条常染色体+XY | D. | 46条染色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