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实验一:紫色洋葱与白色洋葱杂交,F1全为紫色,因此白色对紫色为隐性,实验一中亲本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A×aa,子一代为Aa,自交产生的F2洋葱的基因型有AA、Aa、aa.
有丝分裂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去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入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温室下解离.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入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3)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目的:染料能使染色体着色.
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能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的按压载玻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解答 解:(1)①根据实验一可知,紫色洋葱与白色洋葱杂交,F1全为紫色,因此白色对紫色为隐性,实验一中亲本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A×aa,子一代为Aa,自交产生的F2紫色洋葱有AA、Aa2种基因型.
②用解离液处理洋葱根尖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在显微镜下观察分生区,由于分裂间期占整个细胞周期的90%~95%,因此同一个视野内看到的多数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分裂间 期.
(2)12:3:1是9:3:3:1的变形,紫色洋葱的基因型可能是A_B_、A_bb或A_B_、aaB_,因此F2紫色洋葱中纯合子始终为$\frac{2}{16}$,则F2紫色洋葱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frac{12}{16}-\frac{2}{16}$)$÷\frac{12}{16}$=$\frac{5}{6}$.
(3)将进行诱变处理,连续多代后,得到洋葱品系X,.①根据题意可知,观察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含有16条染色体,说明细胞的染色体没有发生数目变异,应该是发生了基因突变.实验三 F1中的一株紫色洋葱的基因型为AaBb,并且营养繁殖不会改变洋葱的基因型.让洋葱X与实验三中正常的 F1杂交,所得后代的表型比为紫色:黄色:白色=6:1:1,出现三种颜色表明A基因肯定没有发生突变,据此推测洋葱X的B基因发生了突变.为验证此推测,可设计一步实验并预测结果:让洋葱X与白色洋葱杂交,子代表型比为:紫色:白色=1:1或让洋葱X自交,子代表型比为:紫色:白色=3:1.
②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基因突变外,还有可能是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故答案为:
(1)①隐 2
②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分裂间
(2)AaBb $\frac{5}{6}$
(3)①B 让洋葱 X与白色洋葱杂交,子代表型比为:紫色:白色=1:1
或让洋葱X自交,子代表型比为:紫色:白色=3:1
②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点评 本题考查了遗传定律的应用、有丝分裂的观察以及生物变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实验现象推测显隐性性状,并能够利用遗传定律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同时掌握有丝分裂制作过程和目的.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取样调查的方法可测定藻类的种群密度 | |
B. | 富营养化水体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 |
C. | 若该水体出现了“水华”现象,将对鱼鳞藻的影响最大 | |
D. | 当水体达到中营养化时,可以利用脆杆藻控制微囊藻的数量,净化水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幼苗主茎的顶端对侧枝的生长没有影响 | |
B. | 图①中甲乙枝的侧芽IAA浓度大于顶芽 | |
C. | 乙侧枝顶芽产生的IAA能运到甲的侧芽 | |
D. | 图②中甲的侧芽因缺乏IAA而无法生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W1V1冠状病毒是SARS冠状病毒的基因中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改变的结果 | |
B. | 人体感染W1V1冠状病毒后只需要体液免疫参与 | |
C. | W1V1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可能具有相同的抗原 | |
D. | 尽早研制出W1V1病毒的疫苗可以长期预防该病毒引发的潜在威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预处理 | 低温黑暗 | 低温弱光 | ||
实验前 | 实验后 | 实验前 | 实验后 | |
NADPH生成速率 | 100% | 85.1% | 100% | 55.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