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分)下图表示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

(1)比较A、B植物呼吸作用,较强的是         植物。

(2)当光照强度达到Z点后,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          (答出两点),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内C3 化合物的含量将会          

(3)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 12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减少或增加)       ,当光照强度在Z时B植物一昼夜(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 12h)中有机物固定量是                。

(4)某同学想探究温度对A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则应选择图中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观察测量因变量的指标是                      

 

【答案】

(除说明外,共14分)

(1)A(1分)      (2)CO2浓度和温度(答对一个得1分)  增加

(3)减少(1分)    630/11  

(4)M    温度(的不同)  CO2的吸收量(或O2的释放量)

【解析】

试题分析:⑴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具此判断,A植物的呼吸作用是2 mg/(m2•h),B植物的呼吸作用是1 mg/(m2•h),故呼吸作用较强的植物是A植物。

⑵当光照强度达到Z点后,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以外的其它因素,如CO2浓度和温度;如果M点突然停止光照,将会使光反应停止,C3的还原(即去路)减少,而暗反应正常进行,CO2的固定正常(即C3的来源不变),故短时间内C3含量增加。

⑶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时,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即净量)=白天的积累量-晚上的消耗量,由于A植物的呼吸速率为2 mg/(m2•h),而白天的积累量达不到2 mg/(m2•h),故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减少;有机物的固定量为光合作用总量=光合作用净量+呼吸消耗量,根据图解,植物B的光合作用净量为6 mg/(m2•h),而呼吸消耗量为1 mg/(m2•h),植物体只有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故白天12小时CO2的固定量为7×12=84 mg/(m2•h),进而根据光合作用反应式:6CO2+12H2O→C6H12O6+6O6+6H2O,可计算出有机物的固定量为630/11。

⑷探究温度对A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则单一变量是温度的不同,其它因素如光照强度应适宜且相同,即光照强度选择M点对应的光照强度;该实验中,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用CO2的吸收量或O2的释放量表示)。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18分) Ⅰ(10分)科学家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用不同的温度处理以研究他们对高温的适应性然后测定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用与30℃下进行的对照实验的比值百分率表示),测定结果如图甲所示。
图乙表示将用全素营养培养的B植物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罩内的CO2浓度,测定结果如图乙所示(水平虚线表示实验开始时玻璃罩内CO2的浓度)。

(1)A、B两种植物________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更易受高温影响。
(2)经检测,对照组的B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保持不变,在45℃的实验条件下,B植物的有机物含量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的D点所对应的时刻,光合作用的速率__________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速率。
(4)图乙中,在曲线的______段B植物的有机物含量会上升,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Ⅱ(8分)为了更好的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某生态示范区在向阳的山坡上种植了一大片野生葡萄。下图是科学家进行了多年调研后,绘制的该生态示范区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模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

(1)该生态示范区在保持原有植被的同时,引种野生葡萄,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美食等的多种需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
(2)B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时l 000J/(cm2·a),在A、B、C三个营养级中,未利用的能量占其同化量比例最高的是____________营养级,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I.下图表示在25℃时,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植物,其中细胞呼吸较强的是    植物,当光照强度在达到Z点之前,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    
(2)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不包括X、Y),假设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    (减少或增加)。
(3)已知A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图中P、M的位置如何变化?    
II.研究人员利用番茄植株进行了两组实验,实验一、二的结果分别用下图的甲、乙表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的自变量是    ,图甲中a点条件下番茄植株相对生长速率低于b点的主要原因是    。日温26℃,夜温20℃不一定是番茄植株生长的最适温度组合,理由是:    
(2)图乙表示在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    
②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I.下图表示在25℃时,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植物,其中细胞呼吸较强的是      植物,当光照强度在达到Z点之前,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      

(2)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不包括X、Y),假设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      (减少或增加)。

(3)已知A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图中P、M的位置如何变化?      

II.研究人员利用番茄植株进行了两组实验,实验一、二的结果分别用下图的甲、乙表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的自变量是      ,图甲中a点条件下番茄植株相对生长速率低于b点的主要原因是      。日温26℃,夜温20℃不一定是番茄植株生长的最适温度组合,理由是:      

(2)图乙表示在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      

②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高三第九次周考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回答下列I、II小题:

I、下图表示光照强度对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据图回答:

(1)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利用率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在农业生产中,与B植物相比,A植物应种植在________条件下。(2分)

II、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的蚕

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取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取出的子叶蓝色变深。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37℃保温一段时间后,B管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                               

(2)滤纸上B管子叶蓝色变深的原因是                                         

(3)A管子叶37℃保温后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I、II小题:

I、下图表示光照强度对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据图回答:

(1)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利用率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农业生产中,与B植物相比,A植物应种植在______________条件下。

II、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的蚕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取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取出的子叶蓝色变深。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37℃保温一段时间后,B管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滤纸上B管子叶蓝色变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管子叶37℃保温后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