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 回答以下有关于免疫、内环境稳态等问题:内环境稳态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实现。下图中,甲图表示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具有极强的感染性);乙图表示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制。

1)甲图所示过程主要体现的是_____免疫过程;图中细胞②的作用是通过_____产生,刺激相应的免疫细胞发挥作用。

2)甲图中细胞④受到抗原刺激后其细胞周期会缩短,进一步分化为[]__细胞。由图乙可知,对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的调节,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_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有关__进行调节.免疫细胞能接受这二者的调控,是因为_。另一方面,免疫细胞通过在免疫反应时释放到内环境中的“免疫活性物质”也可调节神经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的功能,此调节属于__(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激素调节)。

3)某病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偏低,当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无反应,表明病变的器官可能是_____

4)人体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体温维持在39℃,此时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关系是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外,人体还会出现心率加快的临床症状,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 上。

5)某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痊愈后,他还是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其原因:_____

【答案】体液 淋巴因子 神经递质 激素 免疫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受体 体液调节 垂体 相等(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脑干 埃博拉病毒为单链RNA病毒,易发生基因突变;体内的埃博拉病毒抗体(或记忆细胞)的数量及存活时间有限

【解析】

1)体液免疫过程为: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据图甲分析,①表示吞噬细胞,②表示T淋巴细胞,③表示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④表示B淋巴细胞,⑤表示少部分病菌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⑥表示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⑦表示浆细胞。

3)根据图乙分析,轴突末梢中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受体;内分泌腺分泌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受体,说明免疫细胞受到神经和激素调节。

1)甲图中抗体参与免疫反应,表示体液免疫;细胞②能识别和呈递抗原,表示T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增强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2)甲图中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说明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缩短;由图乙可知,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对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有关激素进行调节.免疫细胞能接受这二者的调控,是因为免疫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受体.免疫细胞通过在免疫反应时释放到内环境中的“免疫活性物质”也可调节神经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的功能,此调节属于体液调节。

3TRH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TSH(促甲状腺激素),如果注射TRH后血清中TSH无反应,表明病变的器官可能是垂体。

4)人体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体温维持在39℃,说明产热与散热相等;调节心率的中枢位于脑干。

5)从埃博拉病毒的角度分析,由于埃博拉病毒是RNA病毒,RNA是单链结构,容易发生变异,因此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痊愈后,他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发生了变异,原有的抗体对变异后的埃博拉病毒没有免疫作用,因此可能会再患病;从该男子自身免疫力的角度分析,体内的埃博拉病毒抗体(或记忆细胞)的数量及存活时间有限,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原有的免疫能力丧失,可能会患病。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示特定生命活动相关的概念图,则该生命活动及图中的a、b、c分别表示

A. 血糖平衡的调节: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岛B细胞

B. 血糖平衡的调节:胰岛A细胞、下丘脑、胰岛B细胞

C. 内环境组分间物质交换:组织液、淋巴、血浆

D.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垂体、下丘脑、甲状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如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

B.若物种2是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1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

C.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

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人体细胞内含有抑制癌症发生的P53(P+)基因有两个部位能被E酶识别;癌症患者的P53基因突变后为P-。现有某人的P53基因部分区域经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共出现170220290460个碱基对的四种片段,那么他的基因型是

A.PPB.PPC.PPD.PP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I、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 0.5%硫酸溶液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除去蛙脑,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 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浸过 0.5% 硫酸溶液的小纸片刺激脊蛙的腹部,其能出现搔扒反射,说明该反射的中枢可能是脊髓。为了探究这一观点的合理性,所需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

II、如图为缩手反射受大脑皮层控制的反射弧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反射弧中的位点,表示三个电流表(实验开始时,只连接电流表),甲、乙表示缩手反射高级和低级神经中枢,据图回答问题:

1)若要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上是单向传导,可先刺激 A 点,发现电流表都发生偏转,D 点所在的肌肉收缩;再选择刺激 _______(填“B”“C”“D”)点,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脑皮层发出的某些神经可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促进突触后膜发生 Na+的内流;另一些神经可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促进突触后膜发生 Cl-的内流。为探究由大脑皮层发出的 N 点所处的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类型,先按图示方式联接电流表,此时电流表发生如图所示的偏转;刺激 N 点,若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 N 点所处神经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若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 N 点所处神经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标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化学信号形式传导的

B.如果该图中的甲为下丘脑,乙为垂体,丙为甲状腺,则丙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甲分泌a,乙分泌b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a过程只发生在高尔基体中

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则甲为效应T细胞,乙为靶细胞,丙为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蝗虫是次级消费者

B.若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田鼠的数量也随之大量减少

C.鸟和田鼠具有相同的营养级

D.该食物网共有2条食物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据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1CD段的形成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B.2中的图乙所示初级卵母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C.2中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图1DE段,BC段,BC

D.1D点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一定与A点时期染色体数目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刺激坐骨神经,能引起腓肠肌收缩。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下表),以保持标本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坐骨神经是由许多神经纤维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

B.任氏液中的 Na+/K+浓度比与细胞外液中的 Na+/K+浓度比接近

C.将任氏液中的 K+浓度适当降低,可提高坐骨神经的兴奋性

D.适宜强度刺激坐骨神经后,可在肌膜上引起动作电位并传到肌纤维内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