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的 |
B.乙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
C.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前者属基因重组,后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 |
D.丙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 |
B
解析试题分析:甲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由于细胞质均等分配,可判断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此动物为雄性,故A正确;乙为有丝分裂后期图,其形成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一致,存在同源染色体,故B错误;1与2片段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1与4的交换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故C正确;丙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细胞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
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
D.染色体数加倍和核膜消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研究小组调查了野外某山坡上山腰处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并测量了三个地点的土壤特征等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请根据所得数据,选择错误的说法( )
植物种类 | 地点A | 地点B | 地点C | 非生物因素 | 地点A | 地点B | 地点C |
草 | 3 | 5 | 9 | 风速 | 低 | 高 | 高 |
蕨类植物 | 7 | 5 | 8 | 距地面1.5 m的光强 | 低 | 中 | 高 |
灌木 | 18 | 4 | 2 | 土壤湿度/% | 48 | 35 | 15 |
松树 | 0 | 2 | 0 | 土壤的有机物/% | 6.5 | 3.8 | 2.5 |
落叶树 | 15 | 5 | 0 | >300 | ≈100 | <15 | |
9.4 | 4.5 | 2.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右图中曲线(纵坐标为翅的长度,横坐标为个体数)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昆虫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
C.在生存斗争中,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相互选择 |
D.自然选择对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冬季在温室种植的番茄开花后施用乙烯可以促进番茄果实的形成 |
B.高浓度2,4D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可以抑制双子叶植物类杂草的生长 |
C.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不同浓度比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的方向不同 |
D.给收获后的农产品适当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有助于储存保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
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
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
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
B.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
C.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
D.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代表物质,下列各项不符合该示意图的是( )
A.①为前一神经元、②为后一神经元、A为神经递质 |
B.①为垂体细胞、②为甲状腺细胞、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C.①为下丘脑细胞、②为肾小管细胞、A为抗利尿激素 |
D.①为甲状腺细胞、②为下丘脑细胞、A为甲状腺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人体内苯丙氨酸的部分代谢途径见图,据图判断
A.酶①参与黑色素的合成 |
B.黑色素的合成只与酶②有关 |
C.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
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