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霾”作为环境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霾”主要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有毒有害的具有污染性的颗粒物,它们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从而危害人体健康。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当颗粒物进入人体,容易被吸附在呼吸道黏膜上进而被阻挡在体外,此时是人体的第 道防线在发挥免疫作用;当某些病原体随颗粒物通过肺部进入血液时,会被吞噬细胞清除,这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______的功能;颗粒物进入人体后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过敏反应的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______。
(2)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后, (填“会”或“不会”)导致血浆呈酸性,因为人体内环境中含有 。
(3)“霾”含有的有害颗粒物较多,也易致癌,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 ;当免疫系统清除癌细胞时, 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曲阜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线粒体),把等量的上
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人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02和H20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 D.丙试管中无C02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人体维持稳态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毛细胞血管壁上的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
B.内环境中所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激素、抗体、血红蛋白等物质
C.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血浆中,但血浆的pH值不会有明显变化
D.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阶段的化学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的
B.C3生成(CH2O)需要[H]、ATP和多种酶
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H2O)的生成
D.该过程为暗反应阶段,包括二氧化碳固定和C3的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关子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碳
B.磷是磷脂、 ATP、 DNA等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
C.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都能产生水
D.在组胞的一生中, 组胞中的自由水/结合水的值逐渐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宁夏银川市高三下第一次大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某遗传系谱图,Ⅰ1、Ⅲ7、Ⅲ9患有甲遗传病,Ⅰ2、Ⅲ8患有乙遗传病(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已知Ⅱ6不携带两病的致病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病是X染色体隐形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
B.Ⅲ7的甲病基因来自于Ⅰ1
C.Ⅱ4的基因型是BbXAXa,Ⅲ7的基因是BbXaY或BBXaY
D.如果Ⅲ8与Ⅲ9近亲结婚,则他们所生子女中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3/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当脊椎动物一侧肢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可反射性引起受刺激侧肢体关节的屈肌牧缩、伸肌舒张,使肢体屈曲,这一反射称为屈肌反射。右下图表示相关反射弧,a、b、c、d表示不同神经元,其中只有神经元d为抑制性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阴离子通道开放,造成阴离子内流),①②为两个不同的突触。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元a组成图中所示反射弧的_________________神经,神经元b、c的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_____为反射弧的效应器。
(2)神经元a在①处的轴突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__________(填“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作用于神经元b,能使伸肌产生相应效应,不能使屈肌产生效应,体现了神经调节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神经元a在②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d,使d产生__________,并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c膜上的_______________。请在下图中画出神经元c接受来自神经元d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后的膜电位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项目 | 减数第一次分裂 | 减数第二次分裂 | |
A | 染色体间期是否复制 | 复制 | 不复制 |
B | 着丝点变化 | 不分裂 | 分裂 |
C | DNA数目变化 | 2N→4N | 2N→N |
D | 染色体数目变化 | 2N→N | N→2N→N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