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该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时所需ATP均来自线粒体 |
B、该细胞可能是芽的顶端分生组织细胞 |
C、具有该细胞的生物的遗传物质共有5种碱基 |
D、具有该细胞的生物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传递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培养瓶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
青鲜素浓度(mg/L) | 0 | 10 | 30 | 90 | 270 | 810 | ||||||||
变异细胞比例 | 0 | 0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理过程 | 甲 | 乙 | 丙 | … | 丁 |
染色体组数 | 2→1→2→1 | 1→2 | 2→4→2 | 2 | |
相关描述 | 性激素作用 | 细胞膜功能体现 | 遗传信息不变 | 功能趋向专门化 |
A、甲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四个成熟生殖细胞 |
B、甲和丙过程能够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 |
C、丙过程产生的子细胞中含有46个核DNA |
D、乙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丁过程是遗传物质定向改变的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图中L是细胞壁,M是细胞质,N是细胞液 |
B、M中的溶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浓度 |
C、M的颜色变深与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
D、N空间的大小与L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
B、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移动装片后均可看到中期的细胞 |
C、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人待检组织样液中 |
D、观察线粒体利用甲基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乙细胞中的①和②可构成一个染色体组,①和③也可以构成一个染色体组 |
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 |
C、丁细胞中如果P为X染色体,则Q一定是Y染色体 |
D、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孟德尔遗传实验所作的假设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B、林德曼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运用了定量分析方法 |
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 |
D、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在盐酸的作用下,狗的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
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 |
D、X1、X2、X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