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几乎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下图中表示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在下列4幅营养关系图中,与题干所示的种间数量关系最符合的是(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重庆八中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课外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取若干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随机平均分为8组,分别放在不同条件下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测定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回答:
组别 | 温度(℃) | 普通阳光(%) | 开始时CO2浓度(%) | 12小时后CO2浓度(%) |
1 | 25 | 0 | 0.36 | 0.38 |
2 | 25 | 10 | 0.36 | 0.37 |
3 | 25 | 20 | 0.36 | 0.36 |
4 | 25 | 40 | 0.36 | 0.34 |
5 | 25 | 60 | 0.36 | 0.32 |
6 | 25 | 80 | 0.36 | 0.29 |
7 | 8 | 60 | 0.36 | 0.35 |
8 | 8 | 80 | 0.36 | 0.35 |
(1)该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实验中第1组在12小时后CO2浓度变化的原因是 。若能每天光照12小时,要使玉米幼苗能在25℃条件下生长,光照强度必须大于普通阳光 %。
(2)在第3组的条件下,玉米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分析造成7、8组实验结果相同的可能原因: 。
(3)该实验设计尚不能确定玉米幼苗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请你提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思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如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措施哪一项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植物激素的作用无关
A.棉花摘心 B.培育无籽西瓜
C.秋天树叶脱落 D.熟苹果促使生猕猴桃成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阆中中学高二上学期周测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①A、B图中能反映该鱼种的数量的变化曲线是______________。
②这种鱼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有限,种内竞争加剧使种群的增长停止。
③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
④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保持这种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应使这种鱼捕捞后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___水平。
(2)调查红树林中主要植物的种群数量时,常用__________法。红树林群落的垂直结构既能提高群落利用______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的分层提供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阆中中学高二上学期周测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
B.种群②个体的体积大
C.孤岛上将只剩下种群②
D.种群②的数量随种群①的数量减少而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阆中中学高二上学期周测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增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D.年龄组成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周测9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一个湖泊干涸后,经历了沼泽、湿地、草原到森林几个阶段。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
(1)这个湖泊演变成森林的过程称为________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进行。
(2)在森林生态系统中,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3)森林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4)在森林中投放适量的鸟类能够适当抑制有害昆虫,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属于________保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周测9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践活动,利用了“环境容纳量”的相关原理的是( )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
②科学确定捕鱼的时间和数量,保证捕鱼可持续进行
③向森林喷洒农药来防治蝗灾
④禁止捕蛇来防治田间的鼠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二理上第二阶段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注入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类型反应及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