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
A.该过程属于主动免疫
B.刺激巨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的抗体
C.可促进浆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2
D.刺激记忆细胞分化成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分析 由免疫细胞发挥效应以清除异物的作用即称为细胞免疫,参与的细胞称为效应T细胞.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经一系列的分化、增殖成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进入体液而形成的特异性免疫.

解答 解:A、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主动免疫,A正确;
B、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B错误;
C、T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2,浆细胞不能释放白细胞介素-2,C错误;
D、疫苗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但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时才发挥作用,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考生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回答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问题:

(1)如图甲表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图中①②表示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其中②称为转录;缬氨酸的密码子为GUA;正常基因突变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表示方法是A→a.
(2)图乙为翻译过程,图中丙氨酸的反密码子为UGC.
(3)图丙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则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
(4)图丁表示两种类型的变异,其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①(填序号),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②(填序号),从发生的染色体种类说,两种变异的主要区别是①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②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图为某动物的精原细胞形成的四个精细胞的示意图,则图1、2、3分别发生何种变异(  )
A.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C.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D.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果蝇的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Ⅱ-1,Ⅱ-2片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图中的Ⅱ-1片段.
(2)在一个自然果蝇的种群中,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I片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在此种群中,刚毛果蝇比截毛果蝇的数量D.
A.多   B.少    C.相等     D.无法判断
(3)果蝇的正常细胞中,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其中的一对“点状染色体”多一条(称为三体)或少一条(称为单体)都可以正常生活,但性状与正常个体不同,可以挑选出来.点状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形成无眼个体(ee),眼未突变的称为野生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要求所有现象均用野生和无眼表示,如果有固定比例,要求写出,三倍体和单体形成的配子均能正常生存):
①如果将无眼个体与点状染色体单体的野生型果蝇杂交,子一代现象是野生:无眼=1:1,将子一代中单体果蝇挑选出来,与无眼果蝇交配,子二代现象是全为无眼.
②如果将无眼个体与点状染色体三体的野生型纯合果蝇杂交,子一代现象是全为野生,将一代中三体果蝇挑选出来,与无眼果蝇交配,子二代现象是野生:无眼=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种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其子叶有黄色和绿色,花色有白色和红色,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某同学为了验证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用自然界中的甲(黄色子叶)和乙(绿色子叶)两品种植株进行如表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组别亲本的处理方法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
黄色子叶绿色子叶
实验一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409粒0
实验二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0405粒
实验三将甲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399粒0
实验四将实验三获得的部分子代个体进行自花传粉6021粒2001粒
实验五将实验三获得的部分子代个体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2010粒1970粒
(1)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实验中所用的两个品种是否是纯种(纯合子);通过实验三和四可以证明黄色和绿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
(2)实验四所结的6021粒黄色子叶种子中杂合子的理论值为4014粒.实验五相当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的测交?实验
(3)若继续实验,将实验四所得后代中的黄色子叶个体与实验五所得后代中的黄色子叶个体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纯合子占$\frac{2}{5}$??.
(4)已知该植物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A、a,B、b)控制.只要b基因纯合时植株就表现为细茎,当只含有B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他表现为粗茎.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粗茎:中粗茎:细茎=9:3:4.
(5)若已知该植物花色由D、d和E、e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所示.则该植株花色为红色,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的表现型及为红色:白花=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甲图表示进行燕麦胚芽鞘向光性实验的示意图.将种植在相同条件下,同一时期的燕麦幼苗分别进行如下处理:A、处于自然条件下;B、切去胚芽鞘尖端;C、胚芽鞘尖端上罩上黑纸罩;D、胚芽鞘尖端以下套上黑纸筒.然后从暗处取出,一起放至窗台,使光线从单侧照射.试分析:
(1)四种幼苗的生长情况是:
A:弯向光源生长;B:不生长、不弯曲;
C:直立生长;D:弯向光源生长
(2)按上述实验结论设置了下面的实验(注:①②③④中,将胚芽鞘的尖端分别置于琼脂块a、b、c、d、e、f上;①处于黑暗中;②③④给以单侧光;①②③的胚芽鞘的尖端中间纵向插入不能透过生长素的云母片).如果所测得的a中的生长素含量相对恒定为100,则其他各值分别为(从供选答案中选择序号填空):
bA;cC;eB.
A.约100  B.高于50    C.约50     D.小于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农场饲养的羊群中有黑、白两种毛色,比例近1:3.已知毛色受一对基因A、a控制.某牧民让两只白色羊交配,后代中出现一只黑色小羊.请回答:

(1)该遗传中,白色为显性.
(2)若判断一只白色公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方法可有以上两种,请完成鉴定方案(按要求填写①~⑥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①aa;②全为白色;③白色:黑色=1:1;④Aa;⑤全为白色;⑥白色:黑色=3:1.
(3)请画出第一方案的遗传图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是某生物的精细胞,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B.②和④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C.③和⑤不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D.①和④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水稻的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测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为:4高杆抗病:1高秆易感病:1矮秆抗病:4矮秆易感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不是1:1:1:1.
(2)根据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断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B:Ab:aB:ab=4:1:1:4,若让F1自交,其后代中杂合子占$\frac{33}{50}$.
(3)F1测交后代出现性状重组类型的原因在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作答)
(4)若用纯合抗病水稻作母本与易感病水稻进行杂交,在F1中偶尔发现某一植株具有易感病性状.请对此现象给出合理解释:①基因突变;②染色体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