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2、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
解答 解:Ⅰ.(1)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常用方法是显微注射法.鉴定转录可用DNA分子杂交法,故为鉴定外源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取转基因幼鼠相关细胞的RNA,与标记的目的基因探针进行分子杂交.
(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中,促进细胞融合的物理方法是离心、震动或电激,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形成新的细胞壁,杂种细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成植株.
(3)体外受精中,要使精子和卵母细胞在体外成功结合,需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若需获取更多的卵细胞一般要对雌性个体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数排卵.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依次为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
Ⅱ.(1)由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是保护植被(植物或生产者).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在农田管理措施中,赚草抬虫的目的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农作物.为生产无污染的食品,治虫措施中不宜大量喷施化学杀虫剂,替代使用化学杀虫剂的方法,一是生物防治(或生物治虫),二是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采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将抗虫基因转入农作物中,形成具有抗虫性的新品种.
故答案为:
I.(1)显微注射法 目的基因(外源基因也可)
(2)离心 震动 形成新的细胞壁 植物组织培养
(3)获能 促性腺激素 透明带反应 卵细胞膜反应
Ⅱ.(1)植被(植物或生产者)
(2)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农作物 生物防治(或生物治虫) 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 抗虫基因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早期胚胎的培养液中添加维生素 | |
B. | 分离酵母菌的培养基中添加青霉素 | |
C. | 腐乳装瓶腌制时在近瓶口处加大用盐量 | |
D. | 微生物培养时在酒精灯火焰旁倒平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处有碱基对缺失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 |
B.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①部分,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 |
C. | 以含15N 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该DNA复制3次,子代中含15N的DNA链占总链的$\frac{7}{8}$ | |
D. | 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frac{A+T}{G+C}$的比例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突变位点 | 基因型 | 致死情况 |
常染色体 | V V | 不死亡 |
X染色体 | XhY,XhXh | 死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上期高三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Y。下表显示了与酶X相比,酶Y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状况①一定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
B.状况③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位置变化
C.状况②一定是因为氨基酸间的肽键数减少了50%
D.状况④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tRNA的种类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