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科研人员利用化学诱变剂EMS诱发水稻D11基因突变,选育出一种纯合矮秆水稻突变植株(甲).将该矮秆水稻与正常水稻杂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植株:矮秆植株=3:1.D11基因的作用如图所示.
请回答:

(1)BR与BR受体(D61基因控制合成)结合后,可促进水稻细胞仲长,这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
(2)EMS诱发D11基因发生
 
(显性/隐性)突变,从而
 
(促进/抑制)CYP724B1酶的合成,水稻植株内BR含量
 
,导致产生矮秆性状.
(3)研究发现,EMS也会诱发D611基因发生突变使BR受体合成受阻.EMS的诱变作用表明基因突变具有
 
特点.
(4)科研人员利用EMS又选育出若干株纯合矮秆水稻突变植株(乙).现将甲、乙水稻植株杂交,以判断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仅由D11基因突变引起的),还是仅由D61基因发生显性或隐性突变引起的(其它情况不考虑).
①若杂交子代皆表现为正常植株,则表明乙水稻矮秆性状是由D6基因发生
 
(显性/隐性)突变引起的.
②若杂交子代皆表现为矮秆植株,尚不能确定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请进一步完成下列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及结沦.
实验方案:
 
,分析统计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
 
,则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
考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细胞膜的功能,基因突变的特征
专题: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D11基因的作用机制图.D11基因能控制合成CYP724B1酶,CYP724B1酶能促进BR的合成,BR与细胞膜上的BR受体结合后可以促进植株长高.若D11基因发生突变,则会导致CYP724B1酶不能合成,进一步导致BR不能合成,因此形成矮秆植株.
解答: 解:(1)BR与BR受体结合后,可促进水稻细胞伸长,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2)F2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植株:矮秆植株=3:1,说明正常相对于矮秆为显性性状,由此可见EMS诱发D11基因发生隐性突变;D11基因能控制合成CYP724B1酶,EMS诱发D11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后会抑制CYP724B1酶的合成,使水稻植株内BR含量减少,进而产生矮秆性状.
(3)EMS会诱发D11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也会诱发D611基因发生突变,可见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特.
(4)纯合矮秆水稻突变植株(甲)是D611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形成的.现将甲、乙水稻植株杂交,以判断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仅由D11基因突变引起的),还是仅由D61基因发生显性或隐性突变引起的.
①若杂交子代皆表现为正常植株,说明D11基因能控制合成CYP724B1酶,进而形成BR,且BR的受体正常,这有表明乙水稻矮秆性状是由D6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引起的.
②若杂交子代皆表现为矮秆植株,可能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仅由D11基因突变引起的),也可能是仅由D61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引起的,需要进行进一步实验来探究.若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仅由D11基因突变引起的),则其矮秆性状形成的原因是不能合成CYP724B1酶,导致BR不能形成所致,这可通过给杂交子代矮秆植株苗期喷施BR,分析统计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来判断,若植株全长为正常植株,则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
故答案为:
(1)信息交流(或信息传递)
(2)隐性   抑制    减少(或降低)
(3)随机性
(4)①隐性
②答案一:杂交子代矮秆植株苗期喷施BR    植株全长为正常植株
(或答案二:让杂交子代矮秆植株自交   后代植株全为矮秆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细胞膜的功能、基因突变、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识记细胞膜的功能;识记基因突变的特点;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实验目的,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卵原细胞内含有A与a、B与b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则同时所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
A、AB  Ab  ab
B、Aa  Bb  AB
C、Ab  aB  aB
D、AB  aB  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为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
B、.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
C、掠夺性开发生态资源,发展经济
D、.人工建造“生态屏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与稳态失衡无关的是(  )
A、尿毒症B、寒冷中的战栗
C、肌肉抽搐D、过敏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为改善生态环境,某地实施了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并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现存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单位是kg/hm2
放牧强度 总现存生物量 播种牧草 杂草
白三叶 鸭茅 可食性杂草 有害植物
轻度 11200 150 1650 9300 100
中度 10600 220 800 9300 280
重度 3810 210 400 2800 400
(1)人工播种牧草改变了草原群落的物种组成,使其营养结构趋向于
 
,该过程被称为
 
演替.采用样方法调查物种丰富度时,为减小调查的误差,应做到
 
(回答一点即可).
(2)白三叶和鸭茅的植株高度有明显差别,表明草原群落具有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放牧强度增大,对
 
的生长有利.
(3)在轻度放牧时,假设该草原植物固定的总生物量是l8000kg/hm2,自身呼吸消耗以及流人分解者的量是4800kg/hm2,则能量在一、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某牧区规定放牧1只羊需28亩草原对应,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原因是
 
.不同草原类型适宜的放牧强度不同.右图表示某草原放牧强度对山羊个体增重以及单位面积内山羊群体增重的影响,则最佳放牧强度应控制在
 
(只羊/hm2)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一研究性学习小组选取了某池塘中的5种不同生物,对其食物进行分析,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
消化道内食物
调查生物
泥鳅 水蚤 小球藻
乌鱼
河蚌
泥鳅
水蚤
(1)乌鱼作为药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具有
 
价值.由于它与泥鳅之间存在
 
,所以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物种.
(2)画出该池塘中5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
 
.根据食物网可知,水蚤和泥鳅的种间关系是
 

(3)在整个生长季节,流经各部分能量数值(单位:kJ)如表.则乌鱼能从鱼塘获取的能量值是
 

kJ.
太阳能 光合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 水蚤 河蚌
1010 1% 10% 106 106
(4)调查池塘中乌鱼的种群密度可以釆取的方法是
 
,池塘中
 
两种生物减少可使乌鱼的种群密度上升.
(5)若干年后,该池塘形成为一片草地,该过程属于
 
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发现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如图是囊泡膜与靶膜融合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囊泡是由单层膜所包裹的膜性结构,其基本支架为
 
.囊泡膜与细胞腆、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
 
系统.
(2)由图可知,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
 
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饱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的位点,这样的膜融合过程具有
 
性,需要GTP提供
 

(3)浆细胞在分泌抗体的过程中,参与囊泡运输的细胞结构依次是
 

(4)在神经细胞内,当电信号传至轴突末梢时,囊泡与
 
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
 
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
A、二氧化碳B、碳酸盐
C、碳酸D、碳水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激素、抗体合成的场所均为核糖体
B、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C、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D、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和酶的活性都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