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下图为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曲线图,请判断A和B分别为何种色素:

[  ]

A.A为叶绿素、B为类胡萝卜素

B.A为类胡萝卜素、B为叶绿素

C.A为叶黄素、B为叶绿素a

D.A为叶绿素a、B为叶绿素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福建三明一中高三上期11月学段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人参愈伤组织中ATP的含量,以研究人参细胞能量代谢的特点。

实验原理:荧光素在荧光素酶、ATP等物质参与下,进行反应发出荧光;用分光光度计可测定发光强度;当荧光素和荧光素酶都足量时,在一定范围内,ATP的含量与发光强度成正比。

实验步骤:

一、ATP的提取:称取一定量的人参愈伤组织,研磨后沸水浴10 min,冷却至室温,离心,取上清液。

二、ATP的测定:吸收一定量的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并注入适量的所需物质,在有氧等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

请回答:

(1)步骤一中的沸水浴处理,使酶的________被破坏而失活。

(2)步骤二注入的物质中,属于反应物的是________;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能量形式的转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荧光素酶价格昂贵,为能准确测定出ATP的含量,又能节省酶的用量,学习小组探究了“测定ATP时所需荧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浓度”,实验结果如下图。

①学习小组配制了1×108mol/L ATP标准液、70 mg/L荧光素溶液(过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进行实验。

②结果表明:图中________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e、f、g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不同,但发光强度相同,这是因为________。

(4)ATP测定对食品卫生监控有重要意义。食品卫生检验人员利用上述生物发光法测定某熟食样品中细菌的ATP总含量,测算出了细菌的数量,从而判断食品污染程度。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的含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湖北省模拟题 题型:实验题

许多禾谷类植物种子发芽时,胚产生赤霉素扩散到种子糊粉层,诱导合成α-淀粉酶,α-粉酶再分泌到胚乳中,使储藏的淀粉分解,为胚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验证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的形成,进行了以下实验:
(1)实验材料用具:大麦种子、0.1%淀粉溶液、浓度分别为2×10-5mol/L、2×10-6mol/L、2×10-7mol/L、2×l0-8mol/L的赤霉素溶液、醋酸缓冲液(用以稳定酶的活性)、I2-KI溶液、刀片、青霉素小瓶、分光光度计。
(2)实验步骤
①.选取大小及发育状况一致、健康的大麦种子50粒,用刀片将每粒种子横切成两半,使其切成无胚的半粒和有胚的半粒(如下图),分别置于新配制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5min,取出用无菌水冲洗数次,备用。
②.取小瓶6只分组编号,按下表加入各种溶液和材料,于25℃下培养24h。
③.淀粉酶活性分析:从每个小瓶中吸取培养液0.1mL,分别置于事先盛有1.9mL淀粉溶液的青霉素小瓶中,摇匀,在30℃温箱保温10min,然后加I2-KI溶液2mL,蒸馏水5mL,充分摇匀,在分光光度计下测定吸光度。
(3)上述试验中,将材料置于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5min,然后取出用无菌水冲洗数次的目的是________。如果1号小瓶为空白对照组,则实验材料加_______,3~6号小瓶实验材料加__________。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组溶液的吸光度,比较吸光度的差异,实际上是测_______来衡量α-淀粉酶的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