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某植物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处理
茎芽长度(cm)
组别
 
 不含激素 GA3 IAA GA3+IAA
 A组(1天) 4.0 18.0 4.8 19.0
 B组(8天) 4.0 6.5 4.5 13.0
 C组(15天) 4.06.0  4.110.0 
A.用IAA处理时应将IAA添加到茎芽尖端
B.对离体茎芽生长的促进效应,GA3,比IAA更为显著
C.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效果随茎芽离体培养时间延长而减弱
D.A组中的特殊数据可能与该组茎芽中内源GA3含量较高有关

分析 1、植物激素是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植物体内存在五大类激素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
3、本题是对植物激素的作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关系的探究的考查,回忆植物激素的作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点,根据题干和题图信息进行解答.

解答 解:A、用激素处理时,应用IAA处理茎芽尖端而不是加在培养液中,原因是在幼嫩组织中,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由生态学上端运输到生态学下端.A正确;
B、通过柱形图和表格数据分析:单独用GA3处理组与单独用IAA处理组相比,对离体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效应,GA3比IAA更为显著,B正确;
C、由柱形图可以看出:离体茎芽培养时间越短,对于GA3和IAA的敏感性越强,培养时间越长,敏感度下降,故对GA3和IAA对离体茎芽具协同作用,C正确;
D、A组数据特征不同于B、C组的原因,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内源IAA浓度较高,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植物激素的作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关系的探究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二上期末文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惠州期末)下列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

A.淋巴因子 B.疫苗 C.血清 D.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二上期末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惠州期末)有位同学将四枝葡萄插条插到水肥适宜的土壤中(枝条上的黑点为芽),其中最容易生根成活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人们可以采用许多恢复生态学技术来治理退化的生态系统,如采用人工生物浮床技术能减少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物质,来净化水质防治水华.下图是人工生物浮床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工生物浮床技术能起到净化水质、防治水华的效果,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人工生物浮床上的植物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蓝藻水华暴发是湖泊污染的重要标志.蓝藻产生的藻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能够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神经麻痹”;在免疫学上,藻毒素可以看作是一种抗原.
(3)浮床上的植物与蓝藻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浮床上的植物可供鸟类栖息,下部植物根系形成鱼类和水生昆虫生息环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
(4)建设人工浮床时,需要充分考虑所选择生物的种类,这是因为一个群落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人体的体细胞有46条DNA个,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出DNA的个数是(  )
A.23B.46C.69D.9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自然界中的生物某些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主要原因:一是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称为伴性遗传;二是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是杂合子在不同性别中表现的性状不同,称为从性遗传,请根据以下实例,回答相关问题:
实例一: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鸡的芦花(羽毛黑白相同)与非芦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芦花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决定.
实例二:遗传性斑秃(早秃).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一般从35岁开始以头顶为中心脱发,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杂合子女性一般不表现早秃症状.
(1)若养鸡场工作人员想通过芦花和非芦花性状在幼鸡时辨别雌雄,现选择亲本设计杂交方案.则父本选择非芦花性状,母本选择芦花性状.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某家族的遗传性斑秃(早秃)开展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相关基因用B、b表示).

①Ⅱ4和Ⅱ5的婚配情况说明早秃不符合一般的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
②Ⅲ1和Ⅲ2的基因型分别是Bb、BB或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甲图是将灵敏的电流计的两极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的内表面,如图是靶细胞与激素结合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含有两个神经元.膝跳反射发生时,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单向(单向/双向)的.
(2)膝跳反射发生后,一个正常的人闭上眼睛也能感觉到,这种感觉的形成与大脑皮层有关.
(3)若在甲图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予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则刺激后电位计指针的偏转具体过程和方法是(注意ac=bd)先左后右,再向左再向右.
(4)若乙图表示的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若靶细胞是垂体,则图中激素分子是甲状腺激素或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5)除图示过程所体现的激素调节特点外,激素调节还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农作物中控制某种除草剂抗性(简称抗性,T)与除草剂敏感(简称非抗,t)、高茎(H)对矮茎(h)的基因在3号染色体上,控制非糯性(G)与糯性(g)的基因在6 号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以纯合的非抗非糯性玉米(甲)为材料,经过EMS诱变处理获得抗性非糯性个体(乙);甲的花粉经EMS诱变处理并培养等,获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这个事实表明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了原有基因的等位基因.诱变育种的成功再次说明基因突变是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正常情况下,丙个体细胞中基因g最多有4个.
(2)若要培育抗性糯性的新品种,采用乙与丙杂交,F1只出现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从F1中选择表现为抗性非糯性的个体自交,F2中有抗性糯性个体,用隐性亲本与F2中抗性糯性植株测交,后代中抗性糯性与非抗糯性植株的比例为3:1.
.因此,杂交育种就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自交,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3)用基因型为HHTT和hhtt的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理论上,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高茎抗性:矮茎非抗=3:1.观察获得的F2植株发现,其中出现少量的抗性矮茎植株,这说明F1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相对于体液调节,神经调节所具有的特点是(  )
A.反应慢、范围广B.反应慢,定位准C.反应快,范围广D.反应快,定位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