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此细胞发生了基因重组

D.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当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其兴奋
B.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则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
C.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D.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氨基酸的R基为-C3H7O2,在此氨基酸分子中,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  )
A.4,4B.5,4C.6,5D.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徐州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曲线中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白化病(A—a)和色盲(B—b)两种遗色病的家族系谱图。请回答:

(1)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I2______________,III9______________,III11______________。

(2)写出与III10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3)若III8与III11结婚,生育一个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生育一个患白化病但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4)目前已发现的人类遗传病有数千种,遗传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8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44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

A.16000 个和 1800 个 B.16000 个和 3600 个

C.8000 个和 1800 个 D.8000 个和 3600 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③中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A.杂交、自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

C.测交、测交、杂交 D.杂交、杂交、杂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宄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分析回答: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O.l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 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 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3)示意图A和B中, 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 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 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蛋白质工程是指根据人们对蛋白质功能的特定需求,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子设计、生产的过程.下面是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③过程的主要依据是每种氨基酸都有其对应的密码子,后者位于信使RNA分子上,其上的核苷酸序列与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之间存在着碱基互补配对关系.
(2)图中,流程A是设计预期的蛋白质功能.与基因工程相比,蛋白质工程是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
(3)目前蛋白质工程难度最大的是标号1所示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