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如图是从一种生物体内中获得的某个细胞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多糖是糖元
B.此时细胞中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这种细胞正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D.此时细胞中染色体中的DNA分子不能进行转录和复制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细胞不含中心体,含有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解答 解:A、该生物是植物,因此该生物体所含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素,A错误;
B、细胞分裂需要有氧呼吸提供能量,此时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
C、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C错误;
D、此时染色体已经高度螺旋化,所以染色体中的DNA分子不能进行转录和复制,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糖类的种类和分布、细胞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图,明确该细胞所在的生物是植物,能根据图中染色体的形态和特点判断该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图所示中盛夏的上午植物细胞内CO2转移途径相符合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④中的物质是神经递质,它的形成主要与高尔基体(细胞器)有关.
(2)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偏转2次,方向相反.
(3)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外正内负的状态,这说明神经元在恢复到静息状态时,其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局部电流)形式向前传导.
(5)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至末梢,引起其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递质,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兴奋在突触前膜上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变为化学信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酶所降低的活化能可用图1中ab段来表示.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上移(上移/下移).
(2)图2纵轴为酶促反应速率,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的是B(填A或B).
(3)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了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
温度/℃1020304050
组别
清除血渍时间/min67668852518336347711126891167
清除油渍时间/min93789587639182468575277769868
①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
②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没有差异; 因为高温使酶失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肝细胞膜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肝细胞的粗面内质网上有氧化酒精的酶
B.电子传递链有关的蛋白质复合体位于线粒体的外膜上
C.肝脏移植中的配型主要是检测质膜表面MHC的相似性
D.质膜上的膜蛋白比磷脂分子更容易移动,以便完成各自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  )
A.割切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
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
C.经常晒太阳的人皮肤变黑
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呈黄色,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和Aa,且比例为1:2
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成熟后代的性状为深绿色和浅绿色,且比例为1:1
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frac{1}{{2}^{n}}$
D.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不适应环境被淘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实验在生物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应先后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
B.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C.利用淀粉和淀粉酶为材料,可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用黑藻叶片观察质壁分离时,叶绿体的存在有利于实验现象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A)对矮秆、抗倒伏(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AABB)和乙(aabb),据 此培养AAbb品种.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图1中由品种 AABB、aabb 经过 a、b、c 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 称为杂交育种,F2的高秆抗病玉米中纯合子占$\frac{1}{9}$.
(2)将图1中F1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aaBb.
(3)过程 e 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方式由AaBb得到Ab个体.与过程a、b、c 的育 种方法相比,过程 a、e、f的优势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与过程g的育种方式相比,过程d育种的优势是能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4)上述育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目标品种的是[g]诱变育种,原因是基因突变的频率较低,而且是不定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