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 mm2,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 ℃水浴中,10 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实验时间(min) | 液滴移动距离(mm) |
10 | 0 |
15 | 32.5 |
20 | 65 |
25 | 100 |
30 | 130 |
35 | 162.5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属于基因工程,其变异原理是基因重组 |
B.两个实验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搅拌离心操作前的保温时间不宜过长 |
D.两个实验的关键都是通过物质分离提纯技术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去研究它们所起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油脂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A.只有油脂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
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要加热 |
C.使用本尼迪特试剂不必现配现用 |
D.在还原糖的鉴定中,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红黄色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先后经过①→②→③过程图 |
B.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
C.细胞③中有1个四分体,4条染色单体 |
D.细胞①减数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转基因水稻更适合栽种在强光环境中 |
B.光照强度为10~14×102μmol·m-2·s-1时,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下降但光合速率基本不变,可能的原因是CO2供应已充足且光照强度已达饱和点 |
C.分析图中信息,PEPC酶所起的作用是增大气孔导度,提高水稻在强光下的光合强度 |
D.光照强度低于9×102μmol·m-2·s-1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气孔导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用外源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fluricbne)分别处理采摘后的番茄,番茄的乙烯释放量变化如图所示 (CK为对照处理),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外源脱落酸(ABA)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
B.采摘后番茄果实内乙烯的生成需要ABA诱导
C.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以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
D.脱落酸与乙烯对果实成熟的调控有拮抗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假定呼吸作用强度恒定),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开始3小时内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B.改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下移 |
C.植物在两昼夜间有机物积累的差异最可能是光照强度不同引起的 |
D.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4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甲 图乙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
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
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 |
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理解和运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不适用于伴性遗传 |
B.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C.孟德尔遗传定律普遍适用于乳酸菌、酵母菌、蓝藻、各种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四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