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属于组织培养的是
A. 将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
B. 芽发育成枝条
C. 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
D. 未受精的卵发育成个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研究中的特殊贡献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青蒿植株的次级代谢产物,其化学本质是一种萜类化合物,其生物合成途径如图1所示。正常青蒿植株的青蒿素产量很低,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科学家为了提高青蒿素产量,将棉花中的FPP合成酶基因导入了青蒿植株并让其成功表达,获得了高产青蒿植株,过程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研究人员从棉花基因文库中获取FPP合成酶基因后,可以采用______技术对该目的基因进行大量扩增,该技术除了需要提供模板和原料外,还需要提供______酶、______种引物等条件。
(2)图2中的①为______;将酶切后的棉花FPP合成酶基因和质粒连接形成①时,需要______酶;①上的的______是目的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3)若②不能在含有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存,说明______。
(4)由题意可知,除了通过提高FPP的含量来提高青蒿素的产量外,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提高青蒿素的产量? (试举一例)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当前医学上,第二代生物技术药物正逐渐取代第一代多肽蛋白质类替代治疗剂。则第一代药物与第二代重组药物分别是
A.都与天然产物完全相同
B.都与天然产物不相同
B.第一代药物与天然产物相同,第二代重组药物与天然产物不同
D.第一代药物与天然产物不同,第二代重组药物与天然产物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 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渡中无菌培养。实验分为 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 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两类檄素对离体茎芽伸长生长都表现为促进,其中GA3促进作用更显著
B. A组数据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的内源GA3含量较高
C. 由B组可知,GA3单独处理的促进作用是IAA单独处理的5倍
D. 由C组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5/3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甲图是未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通过漏斗内外水分子的进出达到平衡时的状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③为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
B. 图甲中溶液②的浓度大于溶液①的浓度
C. 图乙中溶液①的浓度与溶液②的浓度相等
D. 若图甲中溶液①和②浓度差越大,则图乙中的水柱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D、d控制,图一为两种病的家系图,图二为Ⅱ10体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关基因定位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Ⅱ6个体的基因型为aaXDXd
C.Ⅲ13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
D.Ⅲ12与Ⅲ14婚配后代正常的概率为5/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②发生在叶绿体中
B. 过程③④只发生在线粒体中
C. 过程②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
D. 若突然由光照变为黑暗,叶肉细胞中的ATP含量会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泡菜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美食。一碟酸甜香脆的泡菜,能令人胃口大开。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泡菜的制作过程离不开乳酸菌,因为乳酸菌可以在____________条件下产生乳酸,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泡菜中亚硝酸盐会在乳酸菌的作用下有所降解。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可以用比色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_色化合物。
(2) 某人在家里制作泡菜,为了缩短制作泡菜的时间,在冷却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年泡菜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要测定泡菜液中乳酸菌的数量,可以用抽样检测法或____________法,用后一种方法接种培养后可得到下图中___________ (A/B) 所示的结果。
(3) 将在泡菜液中分离的两种乳酸菌L1和L2 接种于含适量NaNO2 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48h 后取样,检测NaNO2的含量进行对比。该实验的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准确,该实验还应补充设置____________,为防止乳酸菌产生的酸性物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