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如图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代表结构和过程,丙和丁代表不同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示可推测,图中感受器位于血管壁、下丘脑,C代表胰岛素,丁代表胰岛A细胞.
(2)当血糖浓度下降时,机体进行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是感受器乙→7→下丘脑→8→丁.当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进行体液调节涉及的过程是葡萄糖→3→丙→C→11→组织细胞.(均用图中汉字、数字及箭头表示)
(3)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 组,实验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对照组在同处施加等量的生理盐水,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过程中应将大鼠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稍低的水平,目的是使对照组血液中的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明显,以增强实验结果的说服力.
(4)当某人血液中存在抗体M或抗体N时,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其中通过注射胰岛素却达不到降低血糖效果的糖尿病是由抗体N(填“抗体M”或“抗体N”)引起的,从免疫学角度看,该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分析 1、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丙)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A细胞(丁)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2、图中抗体M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使得胰岛素不能合成分泌,血糖浓度升高;抗体N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得血糖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抗体M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解答 解:(1)据图分析,血糖浓度变化,刺激感受器,位于血管壁、下丘脑;胰岛B细胞(丙)分泌C,C代表胰岛素,丁代表胰岛A细胞.
(2)当血糖浓度下降时,机体进行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是感受器乙→7→下丘脑→8→丁.当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进行体液调节涉及的过程是葡萄糖→3→丙→C→11→组织细胞.
(3)根据题意,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自变量是胰岛素的有无,因变量是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故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等体积生理盐水,该实验的测量指标是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4)某人血液中存在抗体M或抗体N时,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抗体N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得血糖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通过注射胰岛素达不到降低血糖效果的糖尿病.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故答案为:
(1)血管壁、下丘脑(答出一个即可)   胰岛素    胰岛A细胞
(2)感受器乙→7→下丘脑→8→丁       葡萄糖→3→丙→C→11→组织细胞
(3)使对照组血液中的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明显,以增强实验结果的说服力
(4)抗体N     自身免疫

点评 本题以实验的形式考查血糖的调节及实验分析,意在考查学生理解血糖调节过程,理解自身免疫疾病的相关知识,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叶绿体含有D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C.葡萄糖能在线粒体中彻底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吞噬细胞与肌肉细胞相比,溶酶体的含量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
B.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
C.细胞分化过程使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逐渐减少
D.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高秆抗锈病小麦×矮秆易染锈病小麦$\stackrel{①}{→}$F1$\stackrel{②}{→}$雄配子$\stackrel{③}{→}$幼苗$\stackrel{④}{→}$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下列有关此种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B.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C.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幼苗D.此育种方法可大大缩短育种年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用TMV型的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HRV型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成的新品系病毒侵染烟草后,烟草所患病的症状是(  )
A.TMV型病症B.HRV型病症
C.两种类型的综合症D.两种病症都不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神经元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是信号分子,其传递并与受体结合的过程与内环境无关
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融后膜后,下一神经元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C.若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元兴奋的传递
D.神经元只有在受到剌激时,才能合成神经递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RA(类风湿性关节炎)致残性强,是一种自身免疫病.该病与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一种人鼠嵌合的抗TNF-α单克隆抗体能有效治疗RA.如图为该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应用到细胞工程中的动物细胞融合(制备杂交瘤细胞)、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2)图中的抗原A是肿瘤坏死因子-α(或TNF-α),HAT培养基的作用筛选出杂交瘤细胞(杂种细胞).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交细胞具有的特点是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3)单克隆抗体与TNF-α结合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
(4)静脉注入而不是口服单克隆抗体的原因是由于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酶分解,失去功能..
(5)单克隆抗体的优点在于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的特点.(至少答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A为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图B为酿制葡萄酒的简易装置.请分析回答:

(1)果醋发酵时适宜温度为30-35℃,果酒发酵时适宜温度为18-25℃.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是因为温度会影响微生物细胞内酶的活性.
(2)由于微生物代谢类型不同,图A中①②③过程的区别之一是②③过程需要不间断通入无菌空气.
(3)酿制果酒时,葡萄榨汁后不能在高温煮沸,主要为了防止杀死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
(4)图乙装置中,A瓶中装入葡萄汁时,一般不超过A瓶体积的$\frac{2}{3}$.
(5)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酸杆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不能(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6)图乙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去极化
C.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并扩散到突触后膜
D.同种递质作用于不同突触后膜,对突触后膜产生的影响可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