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为了研究生长素的运输特点,某科研小组分别作了两个实验:
实验一:切取某植物幼苗上胚轴并纵切成a和b两部分,进行如图实验一处理,6小时后检测另一端含14C的生长素含量.
实验二:切取同种植物幼苗上胚轴,分别切去上胚轴a侧和b侧形态学上端的一部分,在未切的一侧放置含14C的生长素琼脂块,如图实验二处理,6小时后检测各部分含14C的生长素含量.

(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苗的尖端.
(2)实验一的自变量是植物形态学上端和下端放置方向及胚轴纵切成的a侧和b侧两部分,分析实验数据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具有极性运输与非极性运输两种形式,且极性运输强于非极性运输,且a侧的能力较强.
(3)由实验二数据可判断,a侧和b侧对IAA的运输能力不同,被切去的一侧也检测到14C-IAA,说明IAA存在横向运输.若将实验二中切去b侧的上胚轴放在左侧单侧光照的环境中,胚轴将向右侧弯曲.

分析 知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明确极性运输的概念及实验设计的原则等是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解答此题应依据实验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通过对比分析实验图示处理的异同(具有单一因素不同)找出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在此基础上联想有关生长素的知识来逐一分析各问题.

解答 解:(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苗的尖端.
(2)由题意和图一所示的两组实验处理的差异可推知,实验一的自变量是植物形态学上端和下端放置方向及胚轴纵切成的a侧和b侧两部分.实验结果显示:a侧中的乙端(形态学下端)检测到的含14C的生长素的含量大于甲端(形态学上端),b侧也是如此,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具有极性运输与非极性运输两种形式,且极性运输强于非极性运输.植物形态学上端和下端同方向放置的a侧和b侧对比,a侧另一端检测到的含14C的生长素的含量高于b侧,说明a侧的能力较强.
(3)分析实验二中的数据以及数据所在的部位可判断,a侧和b侧对IAA的运输能力不同.被切去的一侧也检测到14C-IAA,说明IAA存在横向运输.若将实验二中切去b侧的上胚轴放在左侧单侧光照的环境中,因没有尖端,所以单侧光照不会对生长素的分布产生影响.由于左侧生长素的含量高于右侧,所以左侧生长速度快于右侧,胚轴将向右侧弯曲.
故答案为:
(1)尖端
(2)植物形态学上端和下端放置方向及胚轴纵切成的a侧和b侧两部分       具有极性运输与非极性运输两种形式,且极性运输强于非极性运输      a
(3)不同        横向        右

点评 本题以“反映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实验示意图”为依托考查学生对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梳理相关的知识点,从题图中提取关键信息并结合题意进行分析作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乳酸菌和酵母菌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二者都有的结构有细胞膜、核糖体等
B.二者贮存遗传信息的物质均为DNA
C.二者均可进行无氧呼吸且呼吸产物相同
D.二者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均可直接来自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
B.人体的遗传物质在致癌因子作用下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C.细胞凋亡受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控制,对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是有利的
D.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和遗传物质均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植物的抗冷胁迫过程中,脱落酸(ABA)起到关键的作用.为探究一定浓度范围内的ABA对不同品系番茄幼苗叶片在抗冷胁迫中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的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注:相对电导率可反映细胞膜受损程度,细胞膜受损越大,相对电导率越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利用脱落酸氧化分解增加产热,从而提高抗寒能力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脱落酸浓度和温度,因变量是相对电导率
C.因番茄品系710最低相对电导率低于品系704,故其对ABA反应敏感性更大
D.图中ABA浓度对番茄幼苗叶片的抗冷胁迫具有促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需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B.可用溴麝香草粉蓝水溶液检验骨骼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C.选择菠菜叶肉细胞做实验材料可明显观察到细胞中的线粒体
D.摩尔根用果蝇做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探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豌豆茎节间切段生长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图1实验操作科学无误,图2为实验结果,该同学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了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豌豆茎节间切段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该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一定(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成立.出该判断的理由是缺少不加激素处理的对照组,不能确定这两种激素对豌豆茎切段生长都起促进作用.
(2)根据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该同学又提出“赤霉素对豌豆茎节间切段生 长的作用也具有两重性”的假说.请写出验证该假说的简单实验设计思路和支持该假说的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思路: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赤霉素溶液,分别用清水和所配置的赤霉素溶液处理长度和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茎节间切段,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测并计算每组茎切段的平均长度.
支持该假说的预期实验结果:较低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组茎切段的平均长度比清水处理组长,较高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组茎切段的平均长度比清水处理组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胰岛细胞的内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胰岛素作用机理及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部分机理,其中抗体1、抗体2分别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能阻止葡萄糖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

(1)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神经和体液)调节.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却不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原因是胰岛A、B细胞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不同(或胰岛A细胞上没有与该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
(2)由图可看出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是: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促进蛋白质、脂肪、糖元(原)合成,另一方面使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
(3)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状.此种抗体应该是抗体2(抗体1或抗体2).从免疫学角度来看此症状属于自身免疫病病.
(4)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等体积(等量)生理盐水,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甲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乙图是温度对该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影响的研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D表示的物质是ATP和[H].
(2)图甲中某些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一些捕获光能的色素,要将这些色素分离可以采用纸层析法,纸层析法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
(3)根据图乙,在短时间内当温度由20℃增高至25℃时,植物叶肉细胞中C生产速率加快(填“加快”、“不变”、“减慢”).
(4)根据图乙,假设每天光照14小时,保持白天(光照时)温度为30℃,晚上温度为15℃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为34mg(用CO2的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糖类、核酸和蛋白质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脱氧核糖核酸的化学组成包含糖类,它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B.细胞质中的核糖核酸都是翻译过程中合成蛋白质的直接模板
C.DNA和蛋白质参与构成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和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D.多糖和蛋白质构成的糖蛋白位于细胞膜上,具有识别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