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1为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1),图2为该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J·cm-2·a-1。A1、A2、A3代表各营养级中___的能量。
(2)图2中的甲属于图1中的___和____,图2中不可能存在图1中的生物成分是_____。若图2中的己大量减少,则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理论上甲的数量会_____(增加、减少)。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通的渠道是____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
【答案】 460 未被利用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分解者 增加 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因此A1、A2、A3代表各营养级中未被利用的能量。
(1)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由图中数据可知,一年内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未被利用(292)+呼吸消耗(96)+被分解者利用(12)+流向下一个营养级(29+2+17+12)=460Jcm-2a-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A1、A2、A3代表各营养级中未被利用的能量。
(2)图2中的甲在戊→甲的食物链中是初级消费者,在戊→已→甲食物链中是次级消费者,图2食物网中不可能出现图1中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若图2中的已大量减少,则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甲由原来的第二、第三营养级降至单纯的第二营养级,理论上甲的数量会增加。
(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所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 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 “神创说”
C.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D. 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 B.面积放大了400倍
C.长度或宽度放大40倍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a、b、c、d为不同的生物学含义,M代表相关指标的相对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不同种类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
B. 若M表示物种的丰富度,a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则a生态系统抵抗力的稳定性最强
C. 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则b 种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
D. 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物种,则a是最高营养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荠菜果实形状——三角形和卵圆形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B、b决定。AaBb个体自交,F1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在F1的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均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1三角形果实荠菜中所占的比例为( )
A.1/15 B.7/15 C.3/16 D.7/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859年《物种起源》的出版永远改变了全球的科学思想。下列对书中所反映理论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把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看做是新物种起源的首要条件
B. 证明了造物主——上帝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C. 首次将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D. 其优胜劣汰的进化论促进了一些国家的社会革命与变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谎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 经典力学
B. 进化论
C. 相对论
D. 量子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分析回答:
(1)图中能产生新的基因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填序号);能形成新的物种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序号);若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连续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过程所示的育种中,①处理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过程所示育种中,两对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的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③过程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4)与C过程相比,D方法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围绕培育四倍体草莓进行了探究,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选取50株草莓幼苗,并以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它们的幼芽,得到下图所示结果。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结果看,影响多倍体诱导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诱导形成四倍体草莓适宜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
(3)鉴定四倍体草莓的方法之一是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鉴定时一般不宜选用当代草莓的根尖作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时,最好选择处于分裂__________期的细胞。
(4)最新研究发现多倍体植株叶片上的气孔有明显变化。科研人员取生长在同一位置、大小相近的二倍体和四倍体草莓叶片,观察并统计两种植株叶片气孔长度、宽度和密度,得到下表:
倍性 | 气孔长度/μm | 气孔宽度/μm | 气孔密度/个·mm-2 |
二倍体 | 22.8 | 19.4 | 120.5 |
四倍体 | 34.7 | 29.6 | 84.3 |
实验结果表明四倍体植株单位叶面积上气孔总面积比二倍体植株__________。联系多倍体植株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高,从光合作用角度分析,四倍体植株气孔呈现上述特点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