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绿色荧光蛋白简称GFP,最初是从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中分离出来的结构蛋白.其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
B.R基上的氨基有14个
C.该肽链水解时水中氢的去向是形成氨基
D.在合成该物质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2250

分析 该蛋白质中,游离羧基的总数和游离氨基的总数都是17,R基中的羧基数目是14,说明该蛋白质是由3条肽链组成的,且该蛋白质的R基中也含有14个氨基.该蛋白质由126个氨基酸组成,含有3条肽链,则脱水缩合时能形成124个肽键和水分子.

解答 解:A、该蛋白质共含有17个游离的羧基,其中有14个在R基中,说明该蛋白质含有3条肽链,A错误;
B、该蛋白质有3条肽链,游离氨基总数为17,因此R基上的氨基有14个,B正确;
C、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中的H来自氨基和羧基,所以该肽链水解时,水中氢的去向是形成氨基和羧基,C错误;
D、该蛋白质由126个氨基酸,2条肽链,因此在合成该物质时相对分子量减少=18×(126-2)=2232,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比较新颖,结合柱形图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柱形图的分析,要求学生能根据游离的羧基数目判断该蛋白质由两条肽链形成,根据氨基酸的数目判断R基上的氨基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②四分体中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会发生交叉互换;
③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都形成四分体; ④只有减Ⅰ时期形成四分体;⑤四分体时期可发生交叉互换现象,进一步丰富了配子类型;⑥四分体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是联会;  ⑦细胞中有几个四分体,就有几对同源染色体.
A.①④⑤⑦B.①②③⑦C.④⑤⑥⑦D.③④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脯氨酸CCA、CCC
CCU、CCG
苏氨酸ACU、ACC
ACA、ACG
甘氨酸GGU、GGA
GGG、GGC
缬氨酸GUU、GUC
GUA、GUG
(1)结构Ⅰ、Ⅱ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分别为:核膜、线粒体DNA.
(2)完成过程①需要的物质是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它们是ATP、核糖核苷酸、酶.
(3)从图1分析,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的发生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
(4)根据图1和表格判断:Ⅲ为tRNA(填名称).携带的氨基酸是苏氨酸.若蛋白质2在线粒体内膜上发挥作用,推测其功能可能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5)用α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α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①(填序号),线粒体功能会(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6)如图2为图1中①过程,图2中的b和d二者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前者含脱氧核糖,后者含核糖.图2中a是一种酶分子,它能促进c的合成,其名称为RNA聚合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请你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最好选取人的A作实验材料原因是哺乳动物(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膜,可得到较纯净的细胞膜
A.成熟的红细胞  B.肝脏细胞  C.白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2)要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两个最重要的步骤是:
①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清水(蒸馏水);
②用离心、过滤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
(3)在制备细胞膜时,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的动态变化是(  )
①细胞破裂   ②凹陷消失  ③内容物流出  ④细胞体积增大
A.②④①③B.④②①③C.④①③②D.①③②④
  (4)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所示:
化学成分
膜的类型
蛋白质(%)脂质(%)(主要是磷脂)糖类(%)
变形虫细胞膜54424
小鼠肝细胞膜44524
人红细胞膜49438
线粒体内膜76240
菠菜叶绿体片层膜70300
依据上表数据可知,构成细胞膜与细胞器膜的化学成分的共同点是都由脂质(磷脂)和蛋白质组成,但细胞膜与细胞器膜功能不同是由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生物中,没有叶绿体,但具有细胞壁的是(  )
A.变形虫B.水绵C.乳酸菌D.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
A.每平方米稻田里的水稻的数量B.每平方米稻田里的害虫的数量
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D.每平方米池塘内各种鱼的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的作用机理.请分析回答: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影响.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
(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图中因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抗体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4)空腹抽血后,一次定量饮入高浓度葡萄糖水.喝糖水后每隔一定时间静脉取血,测定血糖浓度(整个过程中禁食、禁水、不做剧烈运动),发现正常人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血糖浓度的变化趋势都是先上升,再下降,但下降的速率不同.下降速率不同的原因是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和被利用,胰岛B细胞分泌不足者产生的胰岛素少,故血糖浓度下降速度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和基本结构的阐述,错误的是(  )
A.胆固醇包含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物质
B.以玉米为主食的人群,特别是儿童要额外补充自身无法合成的赖氨酸
C.胰岛素、肝糖原、DNA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D.血红蛋白和叶绿素都是由无机盐参与形成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陕西西安市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属于树突,B属于轴突,C属于胞体

B.如果刺激b点电流表指针偏转一次

C.如果剌激c点电流表指针偏转两次

D.同时剌激AB,C可能产生兴奋,也可能没有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