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中所使用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匀后使用
B. 用吡罗红染液处理细胞,可以观察D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 用苏丹Ⅳ鉴定富含脂肪的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染成红色的颗粒
D. 判断酵母菌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选择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答案】C
【解析】
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应先加入A液(0.1g/mL的NaOH溶液)后加入B液(0.01g/mL CuSO4溶液)。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脂肪可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CO2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在酸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先向组织样液中加入A液(0.1g/mL的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入B液(0.01g/mL CuSO4溶液)4滴,摇匀,A错误;用吡罗红染液处理细胞,可以观察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错误;脂肪可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因此用苏丹Ⅳ鉴定富含脂肪的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染成红色的颗粒,C正确;判断酵母菌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选择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D错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化合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碘液,反应后呈橙黄色
B.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加热后呈砖红色
C.向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加热后溶液星紫色
D.用苏丹Ⅲ染液处理花生子叶切片,观察到油滴呈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必须建立在分裂的基础上,分裂的细胞一定发生分化
B.端粒酶可将端粒DNA加至染色体末端,故可使细胞分裂次数增加
C.肝癌患者癌变的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故肝癌是遗传的
D.细胞凋亡过程中没有基因的表达,细胞的凋亡对个体有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
表现型 | 白花 | 乳白花 | 黄花 | 金黄花 |
基因型 | AA____ | Aa____ | aaB___ aa__D_ | aabbdd |
请回答:
(1)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基因型是________,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2)黄花(aaBBDD)×金黄花,F1自交,F2中黄花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________。
(3)甘蓝型油菜花色有观赏价值,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个体自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A、a和B、b各自控制一种性状,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的个体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 )
A.3:1:3:1B.1:1:1:1
C.9:3:3:1D.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线粒体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
B.植物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CO2被相邻细胞利用要跨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
C.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碘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D.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中要跨过3层生物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在细胞中含量不多,但一旦减少后能迅速生成
B.ATP中的“A”与ATP彻底水解后生成的“A”表示相同物质
C.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D.ATP与ADP转化的机制在所有生物内都一样,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细胞体积、表面积与细胞物质交换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物质交换速率越快
B. 细胞的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交换速率越快
C. 细胞的体积/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快
D. 细胞的表面积/体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B.糖蛋白与细胞间的识别有关
C.膜内、外表面均分布有糖蛋白
D.细胞膜和其它生物膜一样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