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血液、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K+的含量能够维持相对稳定。
(1)尝试构建人体内K+离子的动态平衡模型(①在图形框中用箭头表示②不考虑血细胞、血管壁细胞等特殊细胞)。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
(2)消化道中K+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 ▲ 。
(3)K+主要经肾脏随尿液排出,其排出特点是 ▲ ,所以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注意适当补充钾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I.图甲是采用黑白瓶法测定某池塘夏季各深度24小时内的平均氧浓度变化曲线,纵轴表示水池深度,横轴表示瓶中O2的变化量(g/m2﹒h);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适宜时,水深2m处每平方米的生产者一小时制造的O2约为 ▲ g。
(2)水深3m时,产生ATP的结构有 ▲ 。若将植物从2m处移到3m处时,C3的含量将 ▲ 。
(3)图乙装置中,若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灯泡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 。
(4)在“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实验中,自变量是 ▲ 。
Ⅱ2000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授予了瑞典科学家阿尔??卡尔松和美国科学家保罗??????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三位科学家,以奖励他们对神经系统“信号传导”的研究成果。他们在“人类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方面获得了重要发现,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早发现了在神经细胞间的某种信息传递,即所谓的“慢突触传递”。这些发现对了解大脑的正常功能以及信息传导中的紊乱如何引发神经疾病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正是通过这些发现,人们研制出治疗帕金森氏症以及其他抗精神疾病的药物。
(1)当刺激神经纤维上某一点时,将会出现 ▲
A.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递 B.神经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少
C.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递 D.神经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多
(2)神经冲动在神经元内的传递途径是 ▲
树突→突触→神经元细胞体→轴突 B. 轴突→神经元细胞体→树突→突触
C. 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 D. 树突→突触→轴突→突触
(3)格林加德发现慢突触传递涉及一种化学反应,即蛋白质磷酸化,从而使得蛋白质的
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下面不属于蛋白质的功能的是 ▲
A催化作用 B 调节新陈代谢 C 储存遗传信息 D 免疫作用
(4) 阿尔??卡尔松等人发现帕金森氏症(不自主震颤)患者体内的神经末梢中,多巴胺缺乏,但“多巴”是缓解该病的有效药物。现已知多巴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多巴胺”,而一种名叫“利血平”的药物可以耗尽神经末梢的多巴胺。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①在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形式所经历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对帕金森氏症的病因提出了多种假设,你认为最可能的假设应该______▲_ 。
③请根据以下材料和用品,补充和完善实验设计的方法步骤,预测实验结果,以检测对假设的验证。
材料和用品:小白鼠,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的利血平溶液和多巴胺溶液,注射器等。
Ⅰ实验步骤: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多巴胺生理盐水溶液,给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继续在同等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其运动情况。
Ⅱ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目前各种媒体的补钙广告成了老百姓的热门话题,正常人体内钙的总量约1~1.2千克。其中99%以上是在骨组织中,只有极少数在血浆中。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血液中钙过多,会造成神经传导和肌肉反应的减弱,使人对任何刺激都无反应,但血液中钙过少,又会造成神经传导和肌肉的超应激性,在这种极度兴奋的情况下,微小的刺激,如一个响声、咳嗽就可能使人陷入痉挛性抽搐。血钙在血浆中的存在如下表(mmol/L):
可弥散 | 钙 | 1.18 |
钙复合物如CaHPO4 | 0.16 | |
不可弥散 | 与血浆蛋白结合 | 1.16 |
食物中的钙是以________状态被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吸收,再通过________运输到全身各处。正常血钙平均浓度为________,哺乳动物血钙浓度过低时会出现________,此时将由骨骼中的钙补充,从而使成年人患________、________等疾病。血钙浓度过高时出现________, 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届郑州外国语学校高考全真模拟(二)(理综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16分)人类有一种不能同化半乳糖的病——半乳糖血症,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半乳糖在正常代谢途径中,必须先转变为葡萄糖的衍生物(物质丙),才能氧化供能。半乳糖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途径有:
已知分别控制酶I、酶Ⅱ、酶Ⅲ合成的基因A、D、E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细胞内的酶量与相应显性基因的个数呈正比。
(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进行一项调查活动,下表是他们设计的调查结果记录表。由此判断,他们的目的是调查半乳糖血症的 。
调查对象 表现型 | 10区 | 11区 | 12区 | 合计 |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
正常 | | | | | | | | |
半乳糖苷症 | | | | | | | | |
| 平均活性mmo1转换(小时·g细胞)(370C) | ||
| 酶I | 酶II | 酶Ⅲ |
正常人(AADDEE) | 0.1 | 4.8 | 0.32 |
半乳糖血症男患者 | 0.06 | 0.02 | 0.35 |
患者的正常父亲 | 0.05 | 2.5 | 0.17 |
患者的正常母亲 | 0.06 | 2.4 | 0.3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届郑州外国语学校高考全真模拟(二)(理综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16分)人类有一种不能同化半乳糖的病——半乳糖血症,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半乳糖在正常代谢途径中,必须先转变为葡萄糖的衍生物(物质丙),才能氧化供能。半乳糖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途径有:
已知分别控制酶I、酶Ⅱ、酶Ⅲ合成的基因A、D、E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细胞内的酶量与相应显性基因的个数呈正比。
(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进行一项调查活动,下表是他们设计的调查结果记录表。由此判断,他们的目的是调查半乳糖血症的 。
调查对象 表现型 |
10区 |
11区 |
12区 |
合计 |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
正常 |
|
|
|
|
|
|
|
|
半乳糖苷症 |
|
|
|
|
|
|
|
|
(3)下面是某半乳糖血症患者和他的父母及纯合正常人体内三种酶的活性比较表(表中数值代表酶活性的大小,且数值越高,酶活性越高)。请分析该表并回答:
|
平均活性mmo1转换(小时·g细胞)(370C) |
||
|
酶I |
酶II |
酶Ⅲ |
正常人(AADDEE) |
0.1 |
4.8 |
0.32 |
半乳糖血症男患者 |
0.06 |
0.02 |
0.35 |
患者的正常父亲 |
0.05 |
2.5 |
0.17 |
患者的正常母亲 |
0.06 |
2.4 |
0.33 |
①半乳糖血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此类遗传病不仅表现出 现象,还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存在半乳糖血症患者的人群中,共有 种基因型的个体,正常人体内的三种酶的平均活性共有 种情况。
②该患者的正常父亲的基因型为 ;该患者的母亲已再次怀孕,家族中无红绿色盲(基因b)病史,则胎儿的基因型为AaDdEEXBXB的概率是 .
③若该患者经基因治疗康复长大后与一个酶I、酶Ⅱ、酶Ⅲ的平均活性依次为0.11、2.6、0.32的女子结婚,却生了一个酶I、酶Ⅱ、酶Ⅲ的平均活性依次为0.11、4.9、0.33的儿子,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患者体内发生了 ,产生了基因型为
的精子,且这种精子完成了受精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问题。(10分)
51.右图为某健康人餐后血糖变化情况。若纵轴表示激素的相对值,其中a、b点分别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用餐时的起始值。请在答题纸上画出此人餐后4小时内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变化曲线。
52.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后叶释放的。右图中曲线2表示某正常狗大量饮水后的尿生成速率。若预先将此狗的垂体后叶切除,然后大量饮水,那么尿生成速率可用曲线 表示,原因是
53.右图为体温调节机制部分示意图。字母代表器官。代表肾上腺的是 (用字母表示)。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 。正常人体温升高时甲状腺活动减弱。其调控过程是 。
54.下表是甲、乙两人的血脂检验报告单中4项检测指标的数据。
项 目 | 参考值 | 甲 | 乙 |
总胆固醇 | 3.60~6.50 mmol/L | 5.70 | 7.80 |
甘油三酯 | 0.45~1.18 mmol/L | 2.63 | 14.65 |
高密度脂蛋白 | 0.90~1.68 mmol/L | 1.16 | 0.85 |
低密度脂蛋白 | 2.84~4.10 mmol/L | 5.01 | 4.02 |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甲患 血症,乙总胆固醇高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