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的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它条件不变,则………………………………………………………( )
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山东郓城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下面的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6:5
B.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
C.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小时和第3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山东日照第一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6∶5
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 h和第3 h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C.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
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山西大学附中高三第一学期9月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下面的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6:5
B.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
C.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小时和第3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下面的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6:5
B.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
C.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小时和第3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南省高三第三次大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下面的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为6:5
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小时和第3小时内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C.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
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