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
2、分析遗传图解可知,实验一:黑色甲与黑色乙杂交,子一代黑色:白色=3:1,说明黑色对白色是显性性状,甲乙的基因型是CbCx,Cb对Cx是显性;实验二:黑色丙与白色丁杂交,后代黑色:银色=1:1,没有白色个体,说明黑色(Cb)对银色(Cs)是显性,银色对白色是显性,亲本基因型是CbCs、CxCx;实验三:乳白色戊与乳白色己杂交,后代乳白色:白色=3:1,说明乳白色(Cc)对白色(Cx)是显性,亲本戊己的基因型是CcCx、CcCx;实验四:银色庚与乳白色辛杂交,子代银色:乳白色:白色=2:1:1,说明银色对乳白、白色是显性,乳白对白色是显性,亲本庚辛的基因型分别是CsCx、CcCx.
解答 解:(1)豚鼠的毛色黑色、白色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遗传方式遵循分离定律.
(2)由分析可知,黑色对银色、乳白色、白色是显性性状,因此黑色豚鼠的基因型是CbCb、CbCx、CbCc、CcCs,共四种;由分析可知,乙的基因型是CbCx,丙的基因型是CbCs,二者杂交,子代中银色个体CsCx,比例是$\frac{1}{4}$.
(3)实验一中,甲豚鼠的受精卵的基因型可能是CbCb、CbCx或CxCx,如果豚鼠甲(黑色)的受精卵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并未改变表现型,该突变鼠的基因型可能是
CbCb、CbCs、CbCc;让该只黑色雄性豚鼠与多只白色雌鼠交配,如果基因型是CbCb,则杂交后代都是黑色豚鼠;如果基因型是CbCs,则杂交后代黑色:银色=1:1
;若基因型是 CbCc,则杂交后代黑色:乳白色=1:1.
故答案为:
(1)相对性状
(2)4 $\frac{1}{4}$
(3)白色雌性
①CbCb
②黑色:银色=1:1
③黑色:乳白色=1:1 CbCc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产生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遗传也遵循分离定律;学会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亲本基因型,并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验证突变体的基因型.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 B. |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 ||
C. |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 D. |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 |
B. |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 |
C. | ATP分子含有C、H、O、N、P、S六种元素 | |
D. | ATP转变成ADP的过程是可逆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体细胞都有控制SAMHD1合成的基因 | |
B. | SAMHD1与控制它合成的基因都含有C、H、O、N、P | |
C. | HIV对宿主细胞有专一性与宿主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 |
D. | SAMHD1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后,其酶活性也改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