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细胞是多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通过分析这个系统的物质组成有助于认识这个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的水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细胞代谢越旺盛,其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降低.
(2)参与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组成,对维持细胞形态、酸碱平衡及其他一些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是无机盐.
(3)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请据图回答:

①该蛋白质是由1条肽链形成的,其中含有123个肽键.
②图2中共有4种氨基酸,其中表示R基的是②④⑥⑧(用序号表示).
③图2和图1可以推知该肽链中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
④该蛋白质煮熟后将丧失活性,原因是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⑤现有13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40个,羧基有170个,则由此130个氨基酸合成的4条肽链中有:氨基14个,羧基44个.

分析 1、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反之亦然;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功能,有的无机盐还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2、由题图1可知,该蛋白质含有一条肽链,124个氨基酸,因此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的肽键是124-1=123;分析图2可知,该片段中①是氨基;②④⑥⑧是R基,③⑤⑦是肽键,⑨是酮基.

解答 解:(1)细胞代谢强弱与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有关,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越小,细胞代谢越旺盛.
(2)无机盐的功能是参与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组成,对维持细胞形态、酸碱平衡及其他一些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作用.
(3)①由题图1可知,该蛋白质含有一条肽链,124个氨基酸,因此肽键数是123.
②图2中②④⑥⑧是R基,且各不相同,因此是4种氨基酸.
③图2中,②含有氨基,⑥⑧中含有羧基,主链上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因此该肽链中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3个游离的羧基.
④蛋白质煮熟过程中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因此会失去活性.
⑤13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40个,说明氨基酸的R基中的氨基是10个;羧基170个,说明R基中的羧基是40个,因此由此130个氨基酸合成的4条肽链中有:氨基=4+10=14个,羧基是4+40=44个.
故答案为:
(1)降低   
(2)无机盐     
(3)①1     123
②4    ②④⑥⑧
③2个    3个   
 ④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⑤14   44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功能,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并识记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功能,理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并应用相关知识对肽链的结构进行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请仔细观察如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是某动物细胞的细胞分裂,其中A图是有丝分裂,后期.A图的DNA分子是8个,B图的DNA分子是8个.
(2)A图所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B图所示的细胞中有0条染色单体.
(3)A图所示细胞代表的动物体内有4条染色体.
(4)A、B两图所代表的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而动物细胞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的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最终将细胞一分为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细胞分裂是生物体重要的一项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请根据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某植株的一个体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如图①,此细胞将要进行的主要变化有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并向细胞两极移动,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植株是单倍体植株,特点是植株弱小,高度不育.
(2)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的一个细胞及其基因A、a、B、b分布如图②,此细胞产生AB精子的几率是0.
(3)图③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是卵细胞或(第二)极体,在分裂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3个四分体.
(4)图②对应于图④中的BC段,图③对应于图④中的DE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昆虫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这说明了(  )
A.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B.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C.生存斗争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生物有利变异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所有细胞表面均具有脂蛋白体系构成的细胞膜
B.所有细胞都有两种核酸DNA与RNA
C.所有的细胞都有线粒体,作为产能细胞器
D.所有的细胞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探索影响生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诸多相关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2个实验和1个实验设计.
(1)实验一: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甲,对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进行不间断地监测,每间隔3天对甲鼠的甲状腺进行一次等量切除,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①图中曲线b表示甲状腺激素,
②实验结果可以说明:在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甲状腺的体积与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呈正相关.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给人以启示:对于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可以实施手术治疗.
(2)实验二: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乙,对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进行不间断地监测,每间隔3天给乙鼠注射一次等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监测结果表明,每注射一次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成年雄鼠乙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总是先升后降,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生理原因在于:
①当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浓度升高时,就会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刺激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
②当停止向成年雄鼠乙的体内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时,其体内过高的甲状腺激素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从而使该激素的水平下降.
(3)实验三:为了验证“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某同学提出了一个实验方案.即:取生长状况一致的雌(丙)、雄(丁)两鼠,对丙鼠喂以含有鼠必需的各种元素和ATP的完全营养液,丁鼠喂以不含碘离子但含其他相同营养元素和ATP的不完全营养液,将两鼠置于相同的条件下培养,并对两鼠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监测.有人认为该方案不科学,请写出你的改进意见.应将对照组的雌鼠改为雄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以下是生物学技术制备抗体的两个途径模式简图.

(1)上图中过程①的完成采用的方法有:用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依据的生物学原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2)过程④要用到的酶有逆转录酶、DNA聚合酶,过程⑥采用的方法叫钙离子处理.
上图中的质粒本身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M、N两种限制酶(两种酶切割序列完全不同)切割位点.若用限制酶M和N切割,通过凝胶电泳分离,分析得如下表.
分子量(kb)1.02.03.04.05.06.07.08.09.010.0
酶M+++
酶N++
酶M+酶N+++++
凝胶电泳结果(1kb=1000对碱基,+表示检测到该片段的存在
(3)该质粒长度为16kb,在该质粒中,M酶与N酶的切割点分别有3、2个.
(4)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作为标记基因(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
(5)在表达载体中,启动子的作用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Ⅵ基因的转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1)将3根离体神经纤维(枪乌贼的巨轴突)分别放置于盛有海水(A)、等渗KCl溶液(B)、等渗葡萄糖溶液(C)3个培养皿中.若都给予适宜的刺激,A(填A、B、C编号)培养皿中的神经纤维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原因是神经冲动的产生需要Na+
(2)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C1、C2表示免疫细胞,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按图示,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是④⑤⑥(填①~⑦编号).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③②①(填①~⑦编号).
(3)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肝糖原分解,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糖被对细胞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上皮细胞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B.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识别有关
C.保持和提高细胞自身的温度D.存在有关信号分子的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