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因素来诱导多倍体的产生,目前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A.醋酸洋红 B.生长素 C.秋水仙素 D.白细胞介素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以及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____.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_____的基本单位.
(3)突变和基因重组、____和____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4)如果大熊猫种群无限大,群体内的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压力,那么群体中的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每代保持不变.对某地一个种群随机抽样调查,测知该种群中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若干只,由此可以计算出A和a的基因频率,而根据A和a的基因频率,可以推测出这个种群中Aa的频率(N)大约是___
A.0≤N≤100% B.0<N≤50% C.0≤N<50% D.N>50%
(5)如图中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
①由a变为b、c、d体现了______。
②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是曲线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A. 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 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 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 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图分别表示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用字母表示),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____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用字母表示),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_____包被的细胞核,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____.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用字母表示),因为其内含有__________因而它是一类营________(“自养”或“异养”)生活的生物。
(4)D 图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 其遗传物质在存在方式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特点为_____。(填题中序号与标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与种群数量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出生率升髙的种群,其数量一定增加
B.自然环境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表现为“S”形
C.年龄金字塔的宽度代表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D.对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査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十九世纪末,英国调查发现各工业区黑色椒花蛾越来越多,其原因是工业的发展导致树干和墙壁变成了黑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黑色椒花蛾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B.椒花蛾的进化是其变异的前提
C.椒花蛾种群全部黑色基因构成基因库
D.选择是椒花蛾进化的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干扰素是抗病毒的特效药,干扰素基因缺失的个体,免疫力严重下降,科学家设计了以下流程,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干扰素基因缺失的患者进行基因治疗,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图中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上图中进行的是_________(填“体内”或“体外”)基因治疗,该过程中利用的生物工程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转基因技术和 _____________等。
(2)ES细胞是由早期胚胎或_____________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 具有_____________性,可以将其培养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
(3)步骤③中,需要构建含有干扰素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该结构除了复制原点外,至少包含_________________和干扰素基因等;为检测干扰素基因是否表达,可以采用 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4)为了快速获得更多的目的基因常常采用_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